一文读懂:指(趾)甲的结构

说到指甲和趾甲,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指甲上的“月牙痕”,还是亮晶晶的美甲?这都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部分,称为“甲板”。除此之外,甲还有很多其他结构,关系到健康,但常常被忽视。

甲的结构

甲和毛发、汗腺一样,是表皮衍生而来的皮肤附属器。

甲的结构可分为,甲体和甲体周围的组织。甲体包括:甲板、甲根;甲体周围组织有:甲廓、甲床、甲母质、甲下皮等。总体来看,甲板是甲的“核心”,其他结构紧紧簇拥着甲板。

各个结构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下面为您细细道来。

甲板就是甲的外露部分,向外凸起,厚度约 0.5~0.75 毫米。甲板由多层坚硬的角化细胞构成,一般是白色、半透明的,本身不含毛细血管和神经。医学上将甲板靠近心脏一侧称为“近端”,另一侧就称为“远端”。

甲板伸入近端皮肤的部分,称为“甲根”。您可以将其理解为甲的“树根”,是甲生长的源头,甲会从这里慢慢生长,平时需要定期修剪。近甲根处有一个新月形的淡色区域,称为“甲半月”。它是长到甲基底部的部分甲床,供应甲生长所需的营养。

甲板周围的皮肤称为“甲廓”,它又可分为近端皱襞和侧端皱襞(如上图)。甲皱襞和指甲的交接部位容易发生感染,就是常说的“甲沟炎”。

近端皱襞的最远端、甲半月上面的半月弧影里,有一小块皮肤,被称为“甲小皮”,是最容易长“倒刺”的地方。

甲板下的皮肤称为“甲床”,是支持整个甲体的皮肤组织。它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呈现出粉红色。甲床及甲根部有着丰富的血管,为甲的再生提供营养。如果甲床受损,则会导致指甲畸形生长。

甲根下的皮肤称为“甲母质”,是甲根生长的“土壤”,可供给甲根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甲床的远端,逐渐过渡为甲下皮,与指腹相连。

甲的生长

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剪指(趾)甲。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生长通常贯穿人的一生。生长 1 厘米,指甲大约需要 3 个月,趾甲则需要 9 个月。生长速度受年龄、季节、营养状况、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甲会一直生长,不会断裂。但过长的甲很容易受伤,因此,还是建议您定期修剪。

最后想提醒您,生活中不仅要关注甲板的美观,还要关心甲的其他结构的健康!

更新于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