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钼靶、分子成像···这些乳腺影像检查新方法值得关注

乳腺癌并非不治之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可以达到治愈的。乳腺癌的常规诊断手段一般是在定期自查、体检发现异常后进行 B 超、钼靶、CT、磁共振成像(MRI) 等影像学检查。

然而,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各自有其不足。随着科技的进步,乳腺癌的检查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以下将介绍下最新的几项乳腺癌检查手段。

三维钼靶

三维钼靶是先进的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 (Digital Breast mammography),是用于诊断乳腺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新手段之一。同二维钼靶一样,三维钼靶通过 X 线对乳房进行检查。但不同的是,三维钼靶在短暂的扫描过程中,通过特有的设备,可以获得不同角度的乳房影像,重新建造为三维影像。相对于传统的二维钼靶,三维钼靶的优势在于[1]

  • 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更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结构,有效避免组织重叠的影像。
  • 对于乳腺腺体比较致密的患者来说,能够更灵敏地区分肿瘤细胞与非肿瘤细胞,提高良恶性鉴别能力。
  • 能够发现因为腺体组织重叠而无法发现的小肿块。
  • 能大大提高乳腺腺体钙化的检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
  • 能够配合定位穿刺系统,在摄影的同时同步进行穿刺活检等操作。

2014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首个三维钼靶系统在我国应用。但目前我国能够提供三维钼靶影像服务的医院仍旧不多,该技术在我国仍待推广。

分子乳腺成像 (MBI)

MBI 是 Molecular Breast Imaging 的缩写,中文名称分子乳房成像,这项技术对于高密度乳腺的检查有优势。

MBI 是一种检测早期乳腺癌的手段。检查人员向患者静脉注入示踪剂后,带有轻微放射性的示踪剂会在代谢旺盛的组织中积聚,通过特殊的相机可以检测到示踪剂放射出的射线,从而观察到代谢活跃的肿瘤。MBI 可以对乳腺进行更近距离的成像,直接对胸壁进行检测,最大程度地检测早期癌症以及更细微的细胞层面的改变。

MBI 的成本与传统的乳腺钼靶、超声检查接近,但远低于磁共振成像(MRI),约为 MRI 的 1/5。对 66 名致密型乳腺女性 97 个病变的检查显示,MBI 发现乳腺癌的敏感性为 88.8%,特异性为 90.1%,也就是说,100 个乳腺癌病变中依靠 MBI 可以检出接近 89 个,而在 100 名没有乳腺癌病变的患者中,仅 10 名被 MBI 误判为乳腺癌MRI 的敏感性与之接近(92.3%),而特异性则低得多(39.4%)[2]

因此,研究者指出,对于无法接受 MRI 的人群,以及致密型乳房的乳腺癌高危女性, MBI 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未来需要进一步发现新的示踪剂、专用于乳房的相机,以使该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乳房检查[3]。目前该项技术还没有在我国开展,主要原因是 MBI 辐射量大,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正电子放射乳腺成像技术 (PEM)

由于乳腺特殊的生理构造并且会受到乳房密度、激素水平的影响,乳腺癌检查手段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PEM 作为一种较新的检查技术,不受乳房密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可以准确呈现乳房检查效果。

PEM 的检查原理与 MBI 类似,通过观察放射性示踪剂在高代谢组织中的高聚集,实现肿瘤的早期发现和定位。检查时,检查人员将能发射正电子的示踪剂(例如氟 18 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注入检查者体内,PEM 扫描仪通过图像重建就可以得到示踪剂在体内的分布情况。PEM 检查过程相对简单,没有过多限制。患者在检查时只需坐直,不会单独一人被留在检查室,但也不会受到他人的干扰。

PEM 是一种乳腺专用的成像方法。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相比,PEM 的空间分辨率更高,FDG 用量更少,检查耗时更短,敏感性更高,对 2cm 以下的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优势,对 1cm 以下病灶的检出率也可达到 60%~70%[4]

PEM 同样对乳腺高密度者有优势,但离临床广泛应用还有一定距离,需要更多的研究评估它的价值。

乳腺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EIT)

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的电容特性存在明显差别,这也是 EIT 技术的检查基础。EIT 检测时,会对乳房表面施加一定的电流,将检测到的信号导出经过特殊处理,生成三维立体的检测报告。检测时,要求被检查者趴在检测床上,将乳房置于检测电极中,从而获得乳房成像结果。

目前 EIT 的主要目标是对乳腺进行健康评估以及早期检测乳腺癌。该技术具有功能成像的优势,即将乳腺的功能变化以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还兼具无创、无辐射、安全、便捷等特点。

EIT 与其他检查手段联用,可以获得很好的检查效果。对 808 名患者的分析显示,EIT 发现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7% 和 85%,与钼靶和超声接近,但是与钼靶、超声联合应用时敏感性可达到 96% 和 98%,特异性达到了 79% 和 71%[5]

对于这项极具前景的技术,研究者予以了很多关注。但是,EIT 并不能取代现有的钼靶、超声等手段,因为其仅可提供乳腺病变在代谢方面的改变,并不能提供乳腺结构改变的具体信息。因此,至少现阶段,EIT 仅可作为检查手段之一与其他检查联合应用,临床实际应用很少,今后能否作为乳腺癌的一种筛查手段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乳腺的影像学检测手段目前有许多,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检查需要、现有条件等,选择检测手段,争取使癌细胞在先进的检测手段下无所遁形。

更新于 2022-01-07

参考文献 共 5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