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性秃发有哪些治疗新进展?

近年来,治疗雄性激素秃发取得一些新的研究进展,除了低能量激光治疗,富含血小板的血浆注射疗法等,还有干细胞疗法、生长因子治疗、微针治疗等方法。另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外用治疗脱发的药物,例如非那雄胺凝胶或溶液、咖啡因溶液、西替利嗪溶液等。

这些新型疗法,文献报告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尚缺乏更有力的证据证实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求证,或许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治疗雄秃的新选择。下面详细介绍。

低能量激光疗法 (LLLT)

LLLT 是一种低能量、短波长的激光,是近年来用于辅助治疗雄激素秃发的一种光疗技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波长为 655 纳米、678 纳米和 650 纳米的 LLLT 设备批准用于雄性激素性秃发的治疗,该波段范围的激光可穿透表皮层,发挥其光生物学调节作用,可减轻毛囊炎性反应,同时促进毛囊细胞新陈代谢,改善毛囊周围微环境,从而使休止期毛囊复苏,达到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LLLT 的用法是:隔天照射一次,每次 15 ~30 分钟,需连续使用 3 个月以上,才可见到一定疗效。

雄性激素秃发患者经过 LLLT 治疗后,头发密度、厚度、拉伸度,以及对头发整体再生情况的满意度,都有全面提高。

LLLT 治疗的副作用较少,个别患者在照射期间可出现头晕、头皮瘙痒,以及机器重量导致的头皮压迫感等轻微不适[1][2][3][4]

血小板血浆注射 (PRP)

PRP 注射作为一种新的脱发治疗手段,近年来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雄性激素秃发的辅助治疗。虽目前尚未得到 FDA 的批准,但已有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均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PRP 是取自体全血,经离心后获得,其血小板浓度,相当于全血中血小板浓度的 4~6 倍。

血小板被激活后,可释放出大量生长因子和一些其他一些刺激因子,具有改善毛囊微环境、促进毛囊生长的作用,可增加毛发数量和密度,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用法:将 PRP 局部注射至脱发区域头皮的真皮层,每月 1 次,连续注射 3~6 次,可见一定疗效。

副作用:主要是注射过程及注射后,一段时间内的轻微疼痛[5]

微针治疗

微针是一种有创疗法,最初被用于皮肤再生,近年来,已成为治疗脱发的辅助手段之一,无论是对雄激素秃发还是斑秃都有良好疗效。

微针治疗脱发,主要是通过微针刺破皮肤角质层,帮助米诺地尔非那雄胺、PRP 等局部外用的药物成分迅速渗透至皮下而产生作用。

已有研究证实,微针处理能显著提升米诺地尔的局部组织吸收率,最高吸收量可达正常情况下 40 倍[6]。微针治疗还能刺激干细胞,诱导局部生长因子的聚集,有利于毛发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

副作用:局部红斑、水肿、出血、疼痛、烧灼感等,一般 48~72 小时即可消退。其他的副作用包括:炎症后色素沉着过敏肉芽肿反应和使用非无菌仪器后的局部感染等。其安全性及疗效还有待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

干细胞疗法、生长因子和中草药提取物等,由于缺乏严谨而有效证据,故目前尚无法推荐使用。对于上述治疗方法无效的雄性激素秃发患者还可考虑使用发片、假发等进行修饰治疗。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6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