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靶点”的晚期肺癌,选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

有“靶点”(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肺癌患者,

  • 首选靶向治疗,接受抗 PD-1 / PD-L1 免疫治疗疗效不佳。
  • 靶向和免疫联合治疗毒副作用非常大,大部分临床试验都无法顺利进行。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都是近年肺癌治疗领域重大突破。新的靶向药和免疫治疗药都如雨后春笋。那么,对于有“靶点”(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肺癌患者,该选哪一种呢?

答案是:首选靶向治疗

有EGFR/ALK靶点,免疫治疗效果差

目前,肺癌免疫治疗主要是一大类被称为“PD-1/PD-L1抑制剂”的药物,您可以点击下文了解:

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有 EGFR 突变或 ALK 重排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抗 PD-1 / PD-L1 免疫治疗疗效不佳[1][3]。比如,2017 年发表的一项分析表明,有 EGFR、ALK 基因突变肺癌,接受免疫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仅有 1.2~2.1个月。也就是说,患者在接受 1~3 个周期的抗 PD-1 / PD-L1 治疗后,就宣告失败[2]

最近发表的 ATLANTIC 研究也发现,在 EGFR 突变或 ALK 重排的晚期 NSCLC 患者中,即使 PD-L1 表达超过 25%,客观缓解率也仅有 12.2%[4]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表明,有 EGFR 或 ALK 等靶向基因突变的患者,应首选靶向治疗,尝试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很低,中位生存期非常短,不建议使用。

可能的原因是,有这些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肿瘤微环境同时有 PD-L1 表达和 CD8+T 淋巴细胞浸润的比例非常低,限制了免疫治疗的作用[1][5]

有EGFR/ALK靶点,不宜联合免疫治疗

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能不能靶向和免疫治疗“一起上”呢?根据目前研究结果,两药联合的毒副作用非常大,大部分临床试验都无法顺利进行。

因此,昂贵的治疗方案并不一定能行得通。有 EGFR 或 ALK 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最终还是回到靶向治疗或者化疗

共同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尹凯医生 刘思阳医生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5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