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情形可能并不陌生:过两天有个重要的面试,或者马上就要去约会了,脸上却长了烦人的痘痘(痤疮)。这时候,许多痘友们就会寻求“最快”的方法——挤痘痘。那痘痘到底能不能自己挤呢?要想获知答案,我们需要了解痘痘的“前世今生”。
痤疮是怎么形成的?
痤疮是由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引起的,往往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等皮脂分泌比较旺盛的部位。皮脂排出通路不畅,导致皮脂堆积,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挤压周围组织或者腺体破裂;皮脂液化产生游离脂肪酸,引起发炎、合并感染,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痘痘。医学上把这些形成过程和严重程度不同的痘痘,分别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瘢痕等。
医生怎么挤痘痘?
在皮肤科门诊,医生有时候也会“挤”粉刺。这种操作又叫“针清”,只限于有开口的白头或者黑头粉刺,在短时间内减少粉刺的数量,避免其发展成更严重的其他皮损。医生是这样操作的:
患者平躺,医生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先用 75% 酒精,清洁 2 次面部。随后,医生用左手绷紧患处皮肤,右手拿着经高温消毒的粉刺针,从粉刺边缘快速、垂直进针;随后,医生用粉刺针另一头的挤压器,用力挤压粉刺边缘,将白色皮脂挤出。医生会换个位置继续挤压,一直到把白色发亮的皮脂腺囊壁完全挤出为止。
不恰当的挤压会造成什么后果?
医生挤痘的操作技能 get 到,那么是不是可以自己在家挤了呢?皮肤科医生不建议这么做。首先,如果消毒不到位,可能会形成局部感染,加重炎症;其次,自行用力方向不对的话,可能会把浅层的痤疮向深层挤压,局部形成炎症包裹,造成“异物肉芽肿”,形成瘢痕;更严重的是,年轻人容易发生痤疮的部位是面部 T 区,也就是额部、鼻部区域和下巴,它们大多在“危险三角”区域,这个区域的痘痘随意挤压是很危险的。
什么是“危险三角”?
都说“危险三角”的痘痘不能挤,到底为什么呢?“危险三角”指的是面部口角两侧和鼻根部形成的三角区域。这个区域十分特殊: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常无瓣膜,血液可逆流至颅内海绵窦(头部一组静脉血管,围绕着颈动脉);加上这个部位的血供丰富,鼻腔、鼻窦的静脉也直接、间接地与颅内静脉相联系,因此在“危险三角”内的痘痘发生化脓性感染时,如果不适当地挤压,容易使感染经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严重者还可以蔓延至全身,引发脓毒败血症(病菌入侵血液循坏,引起全身感染),威胁生命。
因此,当面部尤其是“危险三角”有新发的痘痘时,千万不要自己揉搓挤压。可以及时涂抹消炎药膏,比如克林霉素乳膏或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控制炎症。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痘痘,还是要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寻求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