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要点:
- 派姆单抗是作用于 PD-1 受体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并非对所有肿瘤都有效,但对 dMMR/MSI-H 亚型的实体瘤有特殊疗效。
-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使用派姆单抗之前,首先必须检测确定是 dMMR/MSI-H 亚型。
- 虽说是免疫药物,派姆单抗仍可能造成毒副反应,需谨慎使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免疫药物的大家族
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 也称帕博利珠单抗,商品名:Keytruda)是 PD-1/PD-L1 免疫药物中的一种,这类药物通常被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简单来说,这类药物是通过阻断细胞上的 PD-1/PD-L1 通路,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去攻击肿瘤细胞。
派姆单抗、纳武单抗、阿特珠单抗、度伐鲁单抗、阿维单抗等等,都属于 PD-1/PD-L1 免疫药物的大家族。
派姆单抗的作用原理:PD-1 抑制剂
PD-1/PD-L1 系统相当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身份识别装置,通过 PD-1 受体和 PD-L1 受体配对结合来完成识别。
为什么要有 PD-1 受体呢?它的本意是为了防止 T 细胞的“洪荒之力”太活跃而误伤正常细胞。
免疫系统的“步兵”活化 T 细胞带着 PD-1 打卡机巡逻,见到一个细胞就上前核实身份,如果对方有“好人卡” PD-L1 受体,能在 PD-1 受体上打卡成功,那就说明是“友军”,活化 T 细胞就放过它了,如果没有,就拉开架势攻击它。
但是肿瘤细胞也会很狡猾地找一个 PD-L1 “好人卡”放在身前,让免疫系统把它当自己人。这时候,就需要有第三方上去揭穿它。
派姆单抗就能起到这个作用,它能收缴 T 细胞的 PD-1 “打卡机”,提醒它们:“这里有敌人,不要被他们迷惑了!”从而让 T 细胞重新向肿瘤细胞发起攻击。
派姆单抗的发展历程
自首个 PD-1 抑制剂派姆单抗在 2014 年 9 月获美国 FDA 批准上市起,免疫治疗进入一个划时代的发展阶段。
过去数年中,派姆单抗陆续得到美国 FDA 的批准,用于治疗罹患转移性黑色素瘤、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癌、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或尿路上皮癌的特定患者。
2017 年 5 月,基于一项 149 位患者参加的临床试验结果,美国 FDA 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审批结果:凡带有 MSI-H 或 dMMR 变异的实体瘤患者,无关肿瘤原发部位,都可以采用 PD-1 抗体进行治疗[1]。
在这项试验中,90 位结直肠癌患者经过 PD-1 抗体治疗后,有效率为 36%;其余不同肿瘤的总体有效率高达 46%。这意味着,派姆单抗可以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结直肠癌。
不仅如此,派姆单抗也成为了首个“广谱抗癌药”:不管肿瘤长在哪个部位,只要带有 MSI-H 或 dMMR 变异,用了派姆单抗都可能有效。
派姆单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
最初的时候,派姆单抗并未获批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在早期的临床试验,33 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只有 1 例对派姆单抗治疗有所响应[2][3][4]。相比起同样接受治疗的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膀胱癌或者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这个比例不得不说很糟糕。
幸运的是,科学家并没有就此停步。面对这个情况,他们提出了新的疑问:为什么 32 例都没有响应,却偏偏有 1 例有效了呢?这例患者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通过进一步比较,科学家发现:这位患者的肿瘤细胞存在错配修复缺陷 (dMMR,一种基因变异,会造成 DNA 大量出错而无法修复),进而导致了高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H)。他体内的肿瘤相比于错配修复无缺陷 (pMMR) 的肿瘤,有着 10~100 倍的体细胞突变,而这些突变的细胞在药物作用下可以被免疫系统有效识别。
因此科学家做出如下假设:PD-1 抗体(即派姆单抗和与它同类型的纳武单抗)对 dMMR 类型肿瘤比 pMMR 类型肿瘤更加有效。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科学家们设计开展了一项 II 期研究[5],纳入了 11 例 d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1 例 p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以及 9 例 dMMR 的非结直肠癌患者,评估派姆单抗的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都是在接受了多轮标准化治疗后无药可用的患者。这一次,研究人员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派姆单抗对不同类型肿瘤的疗效结果 | |||
观察指标 | dMMR | dMMR 非结直肠癌 | pMMR 结直肠癌 |
---|---|---|---|
客观缓解率 | 40% | 71% | 0% |
免疫相关无进展生存率 | 78% | 67% | 11% |
1782个 | 73个 |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 虽然派姆单抗在 pMMR 结直肠癌的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都很低,甚至完全没有缓解;但是对 dMMR 导致的肿瘤,无论是结直肠癌还是非结直肠癌,效果都很好。
- 派姆单抗对 dMMR 结直肠癌的客观缓解率达到 40%,免疫相关无进展生存率更是高达 78%。
如上所述,在那个深深打动美国 FDA 的临床试验中,PD-1 抗体治疗对 dMMR/MSI-H 亚型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率高达 36%。因此,派姆单抗对 dMMR/MSI-H 亚型的结直肠癌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1]。
适合使用派姆单抗的结直肠癌患者
正如前面所说的,派姆单抗并非对所有结直肠癌患者都有效。想要使用它,首先得保证患者是 dMMR/MSI-H 分子表型的肿瘤。因此,在用药前,患者先要进行对应的 MMR 或 MSI 检测。
在 NCCN 指南,首次推荐派姆单抗用于 d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二线或三线治疗,除了要求肿瘤具有 dMMR/MSI-H 分子表型,还要满足以下适应症条件[6]:
- 针对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在 12 个月内接受过 FOLFOX(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或 CAP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可作为三线及末线治疗;
- 针对外科手术治疗的延续治疗:
- 如果患者能耐受高强度化疗:派姆单抗或纳武单抗可以作为后线的治疗选择;
- 如果患者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派姆单抗或纳武单抗可以考虑用作一线治疗选择。
尽管派姆单抗的耐受性总体良好,但仍然会有 21%~41% 患者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其中很多是免疫介导的。
最常见的毒性发生在皮肤、肝、肾、胃肠道、肺和内分泌系统。最严重的毒副反应包括肺炎,接受派姆单抗治疗的患者 3%~7% 会发生肺炎。因此药效虽好,使用前依然要谨慎。
小结
派姆单抗对 dMMR/MSI-H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获得了初步认可,已经表现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它的临床使用,为使用传统治疗方法后效果不佳的患者开辟了一种新的选择,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方案。
更重要的是,随着免疫疗法的不断发展,它与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进一步配合,开展综合治疗的前景也是值得期待的,相信它将在未来的抗癌斗争中将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参考文献 共 6 篇
[1]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2017 Guidel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