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彼得·潘综合征去医院就医要注意什么?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生理年龄上已经进入成年,但言谈举止都像孩子。
  • 总是在逃避苦难和责任,出现问题一味地将责任怪罪于他人。
  • 害怕承担生活中的压力,不愿意面对结婚、生子等一系列问题。
  • 人际关系失败,整日碌碌无为。
  • 因为现实中的失意而用酒精和药物麻痹自己,从而逃避现实。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 本病一般不会出现威胁生命的情况,没有拨打 120 的必要。

建议就诊科室

  • 精神心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彼得·潘综合征?

当医生怀疑是彼得·潘综合征时,首先通过问诊来了解患者日常的一些行为表现,并结合 CT、脑电图、实验室检查、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等综合诊断病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 问诊:目的是了解患者的日常行为表现,如是否出现遇事情绪化、逃避责任、依赖心强、缺乏自信、难于坚持等特征,并根据患者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诊断病情。
  • CT:目的是排除大脑器质性病变,检查是不是因脑部病变引起的器质性精神疾病。脑部器质性病变(指的是多种原因引起脑部发生各种疾病,而造成脑部永久性损害),从而引起了精神疾病。
  • 脑电图目的是排除大脑器质性病变,检查是不是因脑部病变引起的器质性精神疾病。
  • 实验室检查:目的是查看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排除其他疾病。具体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生化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等,可帮助医生诊断病情。遗传学检查可以通过基因的多态性检测,从而指导医生用药。
  • 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目的是判断症状的严重程度。具体评审量表包括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日常生活中是否出现害怕结婚、频繁更换工作等逃避责任的问题?
  • 日常生活中是否出现遇事容易情绪化、难于面对挫折等情况?
  • 日常生活中是否出现过于依赖他人、难以独自解决问题等情况?
  • 童年时父母是否表现出过于溺爱、凡事大包大揽?

患者可以咨询患者哪些问题?

  • 哪种治疗方式最适合?
  • 治疗的费用是多少?
  • 治疗的效果如何?
  • 大概多久可以痊愈?
  • 痊愈后是否有复发的可能?
  • 该治疗是否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 是否出现其他一系列的精神障碍
  • 家属需要做什么来辅助治疗?
更新于 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