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方式

随着女性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体检的逐渐普及,真正等到得了宫颈癌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少,现在更多地前来就诊人群是属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

什么是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宫颈癌前病变是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 和原位腺癌 (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广义的宫颈癌前病变除了上述这些,还包括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

如何治疗宫颈癌前病变?

目前,对狭义的宫颈癌前病变公认的处理方法是宫颈锥切术。那什么是宫颈锥切术呢?

简而言之,就是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对于宫颈活检诊断为癌前病变的患者,宫颈锥切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或者及早诊断)宫颈浸润癌,而同时又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

由于广义的宫颈癌前病变还包括了 LSIL,那对于 LSIL 该怎么处理呢?

根据以往的临床研究提示,LSIL 虽然患癌风险不高,但实际工作中,在大约 20% 的锥切组织样本中还是发现了 HSIL。因此,对于 LSIL,我们需要区别对待,要根据之前的细胞学和阴道镜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应该仅仅随访了事。

如何个体化处理宫颈癌前病变

2012 年,美国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病理学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 ASCCP) 指南认为[1]宫颈 LSIL 持续 2 年以上的患者,可随访或治疗(包括物理消融或切除),具体如下:

  • 阴道镜检查充分(满意)者,可采用物理消融治疗。
  • 阴道镜检查不充分、颈管搔刮阳性、具有宫颈治疗史的患者首选锥切治疗(切除)

宫颈 LSIL,但细胞学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ASC-H)、HSIL 的患者,这时建议进行诊断性锥切,只有当阴道镜检查满意的患者可以进行随访。

宫颈锥切”是处理宫颈癌前病变的主流处理方式。当病理组织学排除了宫颈浸润癌后,临床上还可以采用物理消融方法(如激光、冷冻、电灼等)来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目前,使用最多的物理消融治疗应该是激光和冷冻,两者各有优势。激光适用于宫颈复杂病变治疗,治疗精准、深度可控,并且可以重复治疗;而冷冻治疗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患者的宫颈解剖结构的影响较小,并且手术过程几乎不出血。

同时我们要重视的是,物理消融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宫颈癌前病变,而仅仅适用于阴道镜满意的 HSIL(即阴道镜下为 1、2 型转化区、病灶完全可见且阴道镜印象不考虑为浸润癌),以及部分 LSIL。

总而言之,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不能搞“一刀切”的做法。所以,广大患者们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的处理方式,同时要加强随访。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1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