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越新剧男主演绎孤独症天才少年,但现实中的孤独症家庭远比你想象的更无助

最近,杨超越妹妹携新剧《极限 17 羽你同行》闪亮登场,本村民前来围观~

(来源:《极限 17:羽你同行》剧照)

然后我的墙头,就歪了——

这是什么神仙兄弟情,我可以!

(来源:《极限 17:羽你同行》截图-腾讯视频)

但这个哥哥看起来不太聪明的亚子……

比如,一直重复的说着同一句话:“球不能落地。”

(来源:《极限 17:羽你同行》截图-腾讯视频)

一个人自说自话,对生活中的数字、日期有着超常的记忆能力——

(来源:《极限 17:羽你同行》截图-腾讯视频)

正当疑惑时,俱乐部大叔给了我们答案——

原来,平安是一个孤独症患者,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自闭症”。

(来源:《极限 17:羽你同行》截图-腾讯视频)

不熟悉孤独症的观众可能会觉得,孤独症就是比较内向,长大就好了。

甚至有人认为 “孤独症的孩子都是天才,是“上帝关上了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

但真相永远比想象更加残酷:每个孤独症患者的家庭,无一不是在挣扎和痛苦中摸索前行。

这些孩子并不都是天才,反而由于社交能力障碍和“奇怪”的举止,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冷眼和歧视。也许你身边,就有这样的家庭。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以往老百姓习惯称之为“自闭症”,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一种亚型,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主要表现,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即智力发育缺陷。

在全球人口中的发病率约为 1%,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 3~4 倍,但女性病征通常会更加严重,而且更易合并癫痫

多数患者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发病,三分之一的父母在孩子 1 岁前便可察觉,80~90% 的父母在孩子 2 岁前都能发觉孩子的异常行为。

孤独症病因复杂,受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环境污染、生物异源物质、母亲孕期的健康状况、肠道健康状况、饮食和营养都可能引起孤独症,因此目前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治疗手段,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孤独症的典型症状

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平安身上有很多特别明显的特点:

不断重复说一句话;一个纪录片翻来覆去的看上百遍;对羽毛球情有独钟;从小到大都偏好粉色的衣服……

(来源:《极限 17:羽你同行》截图-腾讯视频)

孤独症人士的神经网络存在缺陷,特别脆弱,他们很难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极容易情绪失控和生理失调。

无论是不断的重复一句话,还是把玩具排成一列,或是对某一部电影、某个人、某种食物的偏好,都是他们一种自主控制、调节情绪的策略。就像我们紧张的时候会忍不住搓手,担心迷路会选择走同一条路一样。

区别在于,孤独症患者对光线、声音、触觉和其他感觉极其的敏感或者迟钝,他们的反应阈值要低的多,一些常人很容易接受的环境,却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恐惧,而他们又缺少即时的应对策略,因此更容易出现焦虑或者暴躁的情绪。

应对方法:

如果把书本按照颜色排成一列,可以让他们更加放松,而这又不妨碍他们继续学习,不妨就顺着他们来,开心就好。

如果他们表现出对某些事物的强烈偏好,家长正好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孩子加入社交活动,在参与中学习与进步。

#孤独症多动症的区别#

虽然孤独症和多动症都存在活动增多、学习成绩差、吵闹行为,但是二者有明显的不同!

具体请看链接↓↓↓

社会交往障碍

平安拿了小女孩的球拍,示范了正确的拍法,却遭到了女孩爸爸的无情指责——

(来源:《极限 17:羽你同行》截图-腾讯视频)

平安难以感受到对方的怒气,无法做出合适的应对手段,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转变时,只能用平板的语调重复“右脚往前”,并双手捂住耳朵,试图控制现场令他恐惧的场面和避开的吵闹声音。这更加激怒了女孩的爸爸,直接上手,进一步刺激了平安,引起平安情绪爆发,怒摔球拍……

在别人看来这是“脾气怪”,但其实孤独症人群很难理解别人的情绪,没有办法分辨别人说的反语、讽刺或是潜台词,更不能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常常答非所问。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很可能其他人感觉被冒犯了,他们对此却无知无觉,难以理解大家为什么会躲开他。

应对方法:

有的孤独症人士完全没有和他人交往的意愿,有的即使想,却因为社交障碍无法和他人形成联系。所以,和孤独症人群交往,我们要试着理解他们,多一些宽容和耐心,学会倾听他们的需求,他们的行为或许有些突兀和直白,但是并没有恶意。

和孤独症人士交流,我们需要更直接了当的说明我们的用意,无需拐弯抹角。

例如:与其说“你的苹果看起来真甜!”,不如直接说“给我一个苹果好吗?”

#孤独症抑郁症的区别#

同样是对人群的恐惧,内向,经常情绪消极,大家会把孤独症和抑郁症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存在很大的区别。

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

子豪发现自己更适合单打,被平安听到以后

小娜妹妹在自家桌子底下发现了这只萌萌的小可怜

一番询问以后,平安重复了子豪的话“我想试试单打”

(来源:《极限 17:羽你同行》截图-腾讯视频)

孤独症孩子不是用自己的话回应对方,而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或许是父母吵架时刚说的话,地铁站看到的广告词,或动画片的某一句台词,我们称之为回声语言,可能是即时的或延时的。

孤独症儿童虽然沟通有困难,记忆能力却有明显优势,回声语言是他们语言获得一种重要的途径,它并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它可能代表孩子的一种情绪,例如快乐或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语言系统随之发展,回声语言可能会渐渐减少。

家长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孩子所传达的信息。日常相处的经验,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让家长成为孩子和外界交流必不可少的桥梁。照顾孤独症儿童,不是简单的把孩子送到学校,让老师负责就行了,家长应该积极的和老师交流,共同观察孩子的发展与进步,随时提供自己的帮助和建议。

3~6 岁是儿童可塑性最高的一段时期,对孤独症早期察觉,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干预,将对孤独症患者产生持久的良好疗效。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孤独症?

孤独症病征一般在孩子 18 个月时开始出现,同样是被诊断为孤独症的患儿,在技能和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目前对于如何适当的诊断还存在争议。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表现,家长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 6 个月,从没有过大笑或其他温馨快乐的表情;
  • 12 个月,没有任何语言、指示动作或其他手势,叫到自己的名字没有任何反应;
  • 14 个月,不会指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例如指着天上飞过的飞机);
  • 16 个月,不会说单字词;
  • 18 个月,不玩角色扮演游戏(假装喂娃娃);
  • 不和别人眼神交流,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
  • 既不能理解别人的感受,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 语言能力发展出现障碍,或突然停止;
  • 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些词语或句子;
  • 不能理解别人提问的真正意思,答非所问;
  • 常常因为微小的改变感到很沮丧;
  • 对某些东西或某个人表现出过度的喜爱;
  • 经常拍手,摇晃或旋转他们的身体;
  • 对声音、光线、触觉或其他感觉过度敏感或迟钝。

如果父母观察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上述情况,很有可能出现了孤独症或者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最好到专业的机构进行评估,以期尽早得到合适的治疗。

遇到孤独症患者,我该怎么做?

第一次接触到孤独症是在三毛的《蓦然回首》,年少的三毛因为一场体罚开始自闭,害怕出门,拒绝与外界沟通,几度换老师。在遇到顾福生之前,三毛已经在家里呆了三年多。

顾福生是一个画家,得知三毛没有进学校念书,并没有多问,他给三毛自己学习的空间,温和的提出一些建议,并不强迫三毛去画规定的东西,也没有对三毛惨不忍睹的画作叹息摇头,只是微笑着接受所有结果。

他感受到三毛情绪不佳时,耐心的疏导她,尊重三毛的选择。发现三毛对文学作品异乎寻常的喜爱和敏感,不动声色的支持,鼓励她。

顾福生先生十个月耐心的陪伴与教导,让三毛无声无色的世界开始变得斑斓,慢慢走出了孤独症的阴影,留下了无数经典的文学作品。

(来源:网络)

曾经读不懂这篇文章,如今读来滋味大有不同。顾福生先生对待三毛的方式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需要的不过是几个词语而已:

耐心、温和、留心观察、支持、尊重

回到《极限 17》,暴躁的妈妈和温柔的弟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们都很爱平安,只是有些时候方式会有些不一样

但是有时候,冷静一下,耐心一点结果会大不相同!

(来源:《极限 17:羽你同行》截图-腾讯视频)

每一个孤独症家庭都很难,但是一定不要放弃希望,成长或许会来的慢一些,但从未停止!

希望社会能对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能有更多关爱、帮助和宽容。

就像电视剧的开篇语:

夏天是鸟类育雏的季节

春季出生的鸟儿

长齐了羽毛

开始学飞

不断的摔在地上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

翅膀才变得强壮

终于靠自己的力量

开始飞翔

(来源:《极限 17:羽你同行》截图-腾讯视频)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6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