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总在不擅长的领域蜜汁自信?原来是它在作怪!

进入正题前,局长先问你几个问题:

红军长征走了多远?

二万五千里。

红军长征有多少人?

八万六千人。

都叫啥名字?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如果从多角度评估任何一个地球人,局长可以拍着胸脯跟你讲,每个人都是憨憨。

不信?再来!

你知道火箭燃料的配比吗?

你知道如何通过外科手术分离一只猫的胸腺吗?

或者来个简单的——你知道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吗?

你不知道。

别说你不知道,局长也不知道……

局长这么洞悉心灵的人,买菜的时候也经常被忽悠——拿着菠菜回家跟我老妈讲,菜市场那个糟老头子说这是小白菜。

坏得很!

可有些人不一样。他们“啥都懂”。

或者说,他们不懂的事情,并不耽误他们“觉得”自己很懂。

啥火箭燃料的配比啊,你得烧煤!最好是大同的无烟煤!

哥,就是这么自信!

遇到这种人,局长建议你先送 ta 两句名人名言,最好是英文版的:

愚人自以慧,智者自以愚。

A fool thinks himself to be wise, but a wise man knows himself to be a fool.

——莎士比亚(Shakespeare)

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

——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莎士比亚

达尔文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不切实际的“蜜汁自信”是可以解释的,那就是“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是什么?

达克效应(D-K effect),又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euger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也就是说,有些能力差的人会出现一种虚幻的优越感,总误以为自己比真实的情况要优秀,并且常常会高估自己[1]

通过下面一张图不难看出,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与自信程度的关系很微妙——

知识和经验水平低的人往往会非常自信,但其实,他们只是在愚昧的山峰中自高自大;

只有不断地提高认识,积累经验,才能逃离愚昧山峰。但这一期间需要艰辛的努力,克服绝望的谷底,攀爬开悟之坡,最终才能走入持续平稳的高原,达到人生新的高度。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自制)

其实,这个心理效应本身也挺好玩的。它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邓宁(David Dunning)和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的克罗格(Justin Kruger)提出的,并因此获得了 2000 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

这么有道理的发现为啥“搞笑”呢?倒也不是因为它不科学,而是有点太直白,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可没办法,再废话的道理,照样有人不懂啊。比如,这个人——

一个愚蠢的罪犯

1995 年,美国匹兹堡一个叫麦克阿瑟惠勒的男子未进行任何伪装,在大白天抢劫了两家银行,被缉拿归案。

警察对这种挑战智商的行为感到迷惑。在讯问时,惠勒很不服气地说:“我明明把柠檬汁抹到了脸上,不应该被看到啊。”

别笑,他这句话还真有一个科学原理:柠檬汁的酸性可以让其充当隐形墨水。用柠檬汁写字,遇到热量会氧化成棕色,进而显露出信息。但只要不靠近热源,字迹就不会显现。

所以说,把柠檬汁抹到脸上,如果不随身带着一个制冰机,是别想达到隐身效果的。(带了也不行!!!)

正是这个案例,引起了达宁的关注。他和学生们设计了一项测试,邀请专业的喜剧演员对 30 个笑话的趣味性进行评估,然后又让 65 位大学生进行评价,以比较大学生与专业喜剧演员看法的吻合度,以及对自我的评价。

有趣的是,测试中表现优秀的人,却认为自己的能力平平;而测试表现一般的人,却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自我评判最不准确。

达宁团队又进行了重复的实验,包括逻辑推理、语法、运动等方面的测试,都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1999 年,达宁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题为《无能与无知:对自身无能的认知困难如何导致无端自负》。

论文的核心结论就是:绝大多数人对自己在各个知识领域的能力都感觉良好,但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极其优秀,自信心爆棚,这种认知偏差现象生动地解释了“无知者无畏”的现象。那些表现水平差的人,同样也不擅长自我能力的评判[2]

正是这项研究帮助达宁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这个奖是认真的,通常颁给那些“乍一看很好笑,实则发人深省”的研究,现实意义很强。

如何克服达克效应

看样子,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被达克效应支配过。那么该如何脱离这种状态呢?

请看下面这张图——

(保持学习就能远离达克效应)

具体而言,一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包容态度,不要轻易对事情进行主观臆断。建议不断去学习和提高,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千万别掉进盲目自信的陷阱中。比如,在生活中多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了解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日常工作中,做决定前要多加思考,避免过于冲动。

二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并积极进行沟通。正确认识自己,深耕在自身专业的事情上,踏实认真地完成本职工作,对非专业性的事物保持谦卑的心理,不了解的事情不随意做出评价,逐渐搭建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

三要与高手过招。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选择比自己能力更优秀的人来学习,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从中吸取营养。

当你的知识圈越来越大、接触到的陌生领域越来越多时,就会发现,“曾经的自己是如此浅薄”,你也只会更加低调、谦虚地做人,更加努力地去探索了。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2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