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就得了乳腺癌?

“咋就得了乳腺癌?”可能是令很多乳腺癌患者费解的问题。“怎样能够不得乳腺癌?”更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究其根本,就是要了解乳腺癌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以下结合一些案例谈一谈乳腺癌的预防。

是不是因为没生孩子?

一位中老年女性,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生小孩儿,如今刚刚退休,就查出了乳腺癌。她患乳腺癌是不是与没生孩子有关?

有研究显示,不生育和初产年龄大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1]。调查显示,没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生育女性的 1.4 倍[2]。另外,有哺乳史的女性乳腺癌发生率低于没有哺乳过的女性[3]

乳腺增生很多年,每年都体检,怎么还会患乳腺癌?

一位不足 50 岁的女性,发现患了乳腺癌。最令其不解的是,每年体检 2 次,每次都做彩超,每年还做钼靶(乳腺 X 线检查),怎么还是得了乳腺癌呢?

调查显示,一些乳腺良性病变也有转变为乳腺癌的风险。乳腺不典型增生属于乳腺癌的癌前病变,澳大利亚一项调查显示,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和乳腺小叶不典型增生患者患乳腺癌的风险分别比普通人高 2.81 和 4.14 倍[4]。因此,有乳腺增生等良性病变者也需要重视乳房健康。

无肉不欢,是否容易患癌?

抗癌明星“于娟”在分析患乳腺癌的原因时写道,自己是“无肉不欢”型,自从查出乳腺癌后开始反思,认为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对的。

事实证明,以下不合理饮食习惯对乳腺癌的发生确实有影响[5]

  •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摄入者,乳腺癌的发病率高。
  • 维生素 D、叶酸等的缺乏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 饮食结构不合理会导致体型偏胖,而肥胖是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且是乳腺癌患者结局不良的因素。

常吸烟喝酒,会导致乳腺癌吗?

一位非常“豪爽”的女性,经常吸烟喝酒,无意中摸到右侧乳房有个肿块,就诊后被诊断为乳腺癌。反思后认为,自己患癌应该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确实,吸烟、饮酒人群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更高,并且吸二手烟、三手烟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3]

平常没啥不良习惯,为啥也会得乳腺癌

一位农村女性,任劳任怨,饮食也没有特殊偏好,平常需要下地干活,很少体检,发现乳房肿块很久后才就诊,此时乳腺癌癌肿已经比较大了。看似平常没啥不良习惯,为什么也会得乳腺癌?这很可能与其生活环境有关。

美国有调查发现,使用 DDT 杀虫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6]。我国也有报道,一些有机氯杀虫剂与乳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等的发生有关[7]。虽然这些杀虫剂早已停用,但对周围环境残留的污染仍可能存在。并且一些伪劣产品中有害成分常超标,如苯,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妈妈是乳腺癌患者,自己得乳腺癌是否与她有关?

一位双侧乳腺癌患者,妈妈就患有乳腺癌。乳腺癌真的遗传吗?

1866 年,布洛卡(Broca)首次报道了乳腺癌有家族聚集性,携带乳腺癌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的风险明显上升。那么,哪些人群更可能是遗传性乳腺癌呢?2017 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断指南和规范做了说明:

  • 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 BRCA 1/BRCA 2 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 乳腺癌患者中符合以下 1 个或多个条件时,其乳腺癌更可能与遗传有关:
    • 发病年龄 ≤45 岁;
    • 发病年龄 ≤50 岁,并且有 1 个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也为发病年龄 ≤50 岁的乳腺癌患者;
    • 发病年龄 ≤50 岁,并且有不少于 1 个的近亲在任何年龄患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
    • 同时具备第二、第三条;
    • 自己患 2 个原发性乳腺癌,且首次发病年龄 ≤50 岁;
    • 发病年龄不限,同时有 2 个或 2 个以上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在任何年龄患乳腺癌和(或)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
    • 具有血缘关系的男性近亲患乳腺癌;
    • 既往曾患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
  • 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 男性乳腺癌患者。
  • 具有以下家族史的患者:具有血缘关系的一级或二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叔、姑、姨、舅)符合以上任何条件;具有血缘关系的三级亲属(表兄妹、堂兄妹)中有 ≥2 个的乳腺癌患者(至少有 1 个发病年龄 ≤50 岁)和(或)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精神紧张也会致癌?

一位生活优越的女性,总觉得自己会得乳腺癌,感觉乳房痛后去医院检查,果然是乳腺癌。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也在加大,焦虑、抑郁情绪十分普遍。调查发现,精神抑郁的人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确实会增加[8]

辐射和药物也会致癌?

日本被投掷原子弹后,当地居民肿瘤发生率大幅增加。

辐射暴露是公认的、有确切证据的致癌因素。另外,有调查显示,很多药物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例如口服避孕药等[9]

总之,目前已知的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的因素很多,通过对相关因素的预防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但疾病的发生通常不是孤立因素的结果,不必为未知的风险过度紧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危险因素仍是保障乳腺健康的重要手段。

更新于 2022-01-08

参考文献 共 9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