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定期复查很重要

他汀作为一类最常用的调脂药,为许多人所熟知。但是,仅仅规律服药是不够的,服用他汀期间还要定期复查,接受相关检测,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服用他汀,要监测哪些指标?

血脂

血脂水平有异常者在服用降脂药物后,医生会希望了解血脂是否达到了理想水平。不同人群的血脂控制目标值是不一致的,例如,有过脑梗死、心肌梗死者医生通常建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简称 LDL-C)达到 1.8 毫摩尔/升(mmol/L)以下或者较原来下降 50%[1]。血脂达标有助于降低未来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血脂不达标者,医生会考虑增加他汀的剂量或者加用其他降脂药物。

肝功能

绝大多数人对他汀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多出现于服用大剂量他汀者[1]。他汀类药物的最常见副作用是肝功能损害。发现肝功能损害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定期检测血转氨酶水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常提示肝功能异常

医生通常会参考复查的转氨酶水平对治疗做出适当调整。

  • 如果转氨酶水平在正常值的 3 倍内,一般可继续服药。
  • 如果转氨酶水平升高超过 3 倍,可能会考虑减量或停药。减量或停药后,肝功能大多会恢复正常。
  • 如果转氨酶升高达正常值上限 3 倍以上并且合并总胆红素升高,一般会减量或停药,部分人还需接受保肝药物治疗。

提醒一下,服用他汀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几率并不高,发生率约为 0.5%~3.0%,服用剂量越大,发生风险越高。所以,不必因担心副作用而不敢服药。

肌肉损伤指标

他汀的另一个副作用是肌肉损害,可以表现为肌肉无力、酸痛等。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肌酸激酶”这一指标,可以了解是否存在肌肉损害。

与转氨酶类似,肌酸激酶轻度升高时医生通常不会建议停药。如果连续检测到肌酸激酶呈进行性升高,一般会减少他汀的剂量或停药。有些患者出现肌肉损害与他汀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这些人在停药后不能完全恢复。还有极少数人肌酸激酶大幅升高,这通常提示出现了“横纹肌溶解”,通常尿色也会变深如浓茶,此时医生一般会建议立即停药并积极予以处理。

其他

服药期间,通常还要定期监测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情况,通常是做颈动脉超声。当然,医生也会关注有无心绞痛、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及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这些也是由动脉粥样硬化侵犯血管导致的疾病。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给出相应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建议。

服用他汀,要何时进行监测?

首次服用他汀后,一般要在 6 周内复查血脂、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复查间隔时间或用药方案,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血脂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逐步延长为每 6~12 个月复查 1 次。
  • 血脂未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每 3 个月复查 1 次。
  • 治疗 3~6 个月后,血脂仍未达到目标值,调整调脂药的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脂药。每次调整调脂药种类或剂量时,通常都要在 6 周内复查。

综上所述,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定期复查血脂、转氨酶、肌酸激酶等指标,不仅能监测病情,还有助于指导用药。(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洋医生参与撰写)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1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