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冠心病,为什么要查血?

冠心病通常由血管狭窄或堵塞造成。然而,怀疑冠心病时,医生却往往建议查血,这是为什么呢?

查血有哪些作用?

帮助发现危险因素

首先,从危险因素角度考虑,糖尿病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具有这些危险因素者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怀疑冠心病时,医生会通过血液生化检查了解葡萄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等的血液含量,评估血糖、血脂情况,从而了解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

判断心肌坏死情况

心肌细胞坏死时,会释放出多种心肌酶,血液中的心肌酶含量会升高,尤其是心脏特异性的肌钙蛋白。因此,对于胸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或疼痛剧烈者,医生会怀疑有心肌梗死,建议尽快抽血检查心肌酶。心肌酶升高尤其是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升高时,再结合症状和心电图,医生基本可以确定为冠心病

为进一步检查甚至治疗做准备

诊断冠心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做冠状动脉 CT 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这些检查通常需注射造影剂。为了避免发生造影剂肾病,医生会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肌酐水平评估肾功能,血肌酐过高者可能无法进行 CT 或造影检查

有时,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期间,医生会实施支架植入手术,或者被诊断为冠心病后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手术,实施这些治疗前都需要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目的是评估是否可以接受后续治疗。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导致出血的风险,若血常规发现明显贫血、血小板降低或者凝血功能差,医生在选择这类药物时会非常谨慎;选择他汀类药物时医生会考虑肝功能状况;心肌梗死发生后容易合并心律失常,这时维持血液中电解质的平衡就非常重要,血液检查可就此进行观察。

此外,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甚至后续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者,还需要接受感染性疾病筛查,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评估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

冠心病的发生有时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因此,如果有相关表现提示可能伴有其他疾病,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例如,对于怀疑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者,医生会检查相关的血液指标,以明确可能存在的冠状动脉狭窄是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关。

抽血检查,何时做?

没有“心脏病发作”等危急表现者,如果怀疑为冠心病,通常在早晨空腹的情况下抽血化验。抽血当天可以正常服药。待到化验结果出来后,可以再次就诊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化验结果判断病情,制定下一步诊断甚至治疗方案。

如果是因为“心脏病发作”的紧急情况急诊入院,则不必考虑是否空腹,医生一般会紧急检查血液中的心肌酶水平。对于心肌酶升高者,结合其他情况,医生一般会建议紧急行冠状动脉造影或药物治疗,甚至有时还没有得到血液检查结果而仅依据心电图或其他检查,医生已经可以基本诊断冠心病了,此时医生会视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有时,即使血液检查心肌酶正常,但从症状和心电图来看医生无法完全排除心肌梗死,可能会要求患者留院观察几小时,然后再复查心肌酶。

总之,怀疑冠心病者,医生通常会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包括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多项指标,病情紧急或加重者还需检查血液肌钙蛋白水平,有时还需进行特殊疾病的相关检查。就诊时,务必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抽血化验。

更新于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