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障碍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如何治疗?

身体会发出哪些预警信号?

无规律的月经,月经四要素(周期、经期、经量、规律性)均可异常。

医生会通过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怀疑排卵障碍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通常会做如下检查:

异常子宫出血常规检查(盆腔超声、血常规、必要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基础体温、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性激素六项

通过测定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催乳素(PRL)、睾酮(T)、孕酮(P),了解排卵障碍的原因。

什么时候做激素检查抽血合适?

有月经周期者,月经见血 2~4 天查;无明显月经周期者,时间无周期要求,随时可以抽血。单独行性激素检查不需要空腹。但为了排除应激引起的催乳素(PRL)升高,需要注意:早晨空腹或进食纯碳水化合物,保持不要过饱或过饿(如仅喝一碗米粥或者馒头)。尽量减少各种应激或剧烈运动。于上午 9~11 时到达,先清醒静坐半小时,然后取血。

基础体温监测

主要是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如果排卵,基础体温升高 0.3~0.5 摄氏度,持续 3 天以上,说明本周期有排卵。如果监测体温 1 个月,一直没有升高,说明本周期没有排卵。监测基础体温方法如下:

  • 准备水银体温计;
  • 每晚睡前将体温计水银柱甩低,放置床旁安全并伸手可及的地方;
  • 保证连续睡眠 6 小时,醒后即刻测量舌下体温 5 分钟(测量体温前严禁起床、大小便、谈话等任何事情,睁眼即测);
  • 测量的体温记录在表格中,周期中每日发生影响体温的事情(如性生活、感冒、失眠、迟睡)、腹痛白带出现拉丝样改变、检查、治疗、服药起止时间及剂量标注于对应日期的备注栏;
  • 月经第一天开始单独一行开始记录,至下次月经开始另起一行;
  • 周期中记录经期及非经期阴道流血情况。

甲状腺功能检测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均有可能影响排卵障碍

血脂、血糖及胰岛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排卵障碍者,易合并代谢功能异常。

肝肾功能

了解肝肾功能是否正常,以便使用药物长期管理月经

排卵障碍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

排卵障碍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本质是缺乏孕激素。结合患者血色素、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及合并疾病情况,控制急性出血,调整周期,保护子宫内膜,避免再次异常出血。

很多患者对长期药物管理月经存在顾虑,其实无论是自然来的月经,还是药物管理来的月经,都是体内雌孕激素协调的结果,都是在保护子宫内膜,避免出现子宫内膜病变,无需忧虑。

止血

根据血红蛋白情况,考虑患者是否可耐受短期内再次出血,而选择止血方案。排卵障碍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需要内膜完全脱落后,才能达到最终完全止血的目的。

孕激素撤退法

适应证: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好,血红蛋白>90 克/升,可耐受短时间内再次出血。具体方法如下:

  • 黄体酮:每天 20~40 毫克,肌肉注射 3~5 天。
  • 地屈孕酮:每天 10~20 毫克,口服 10~14 天。
  • 安宫黄体酮:每天 6~10 毫克,口服 10~14 天。
  • 微粒化黄体酮:每天 200~300 毫克,口服 10~14 天。

这里要明确的是,孕激素药物撤退法并不是立即止血,用药过程中会出现短暂出血停止的情况。停药后会再次出现阴道流血,往往有 2~3 天出血量多,7 天左右便会血止。停药后阴道流血多时,可给予氨甲环酸类药物辅助止血。

如未按预期血止者,需考虑是否有子宫内膜病变,或超声未发现的结构性改变,进一步行宫腔镜下检查及组织病理检查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COC)

适应证:出血急迫,出血量大,生命体征不平稳,血红蛋白<90 克/升,短时间不能耐受再次出血。

根据阴道流血量决定用药剂量,通常每天 1~3 片。血止三天后逐渐减量,每次减量不要超过减量前剂量的 1/3,减到 1 片后维持用药,直至血红蛋白恢复到>100 克/升后停药。

COC 用药止血效果为 24 小时明显出血减少,48 小时基本血止。如果为达到预计止血效果,调整用药剂量,但每天用药剂量不应超过 3 片。

由于大剂量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血栓风险,因此围绝经期止血时应该慎用,需要综合考虑是否合并其他引起血栓的高危因素,如肥胖、吸烟、高血压等。

孕激素内膜萎缩法

适应证:围绝经期,血红蛋白<90 克/升,短时间不能耐受再次出血。

可选用炔诺酮,根据阴道流血量决定起始用药剂量 5~15 毫克/天。血止三天后逐渐减量,每次减量不要超过减量前剂量的 1/3。减至最低剂量,维持用药至血红蛋白>100 克/升后停药。

分段诊刮术

年龄>45 岁、肥胖、反复月经不规律是子宫内膜病变的高危因素。不以内膜厚度为依据。异常子宫出血如果药物控制不佳,怀疑有子宫内膜病变者,需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活检。分段诊刮术仅适用于紧急大量出血的止血及明确内膜性质的处置,后续需要周期管理月经,保护子宫内膜。不应反复行刮宫术

月经的周期管理

定期孕激素撤退

孕激素保护内膜。用药时限:青春期周期管理至自行恢复排卵;围绝经期周期管理至绝经

用药开始时间:月经见血第 15 天开始,或者根据血止的时间选择一个固定日期,每月口服 10~14 天。

  • 地屈孕酮:每天 10~20 毫克,口服 10~14 天;
  • 安宫黄体酮:每天 4~8 毫克,口服 10~14 天;
  • 微粒化黄体酮:每天 200~300 毫克,口服 10~14 天。

诱导排卵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药物诱发排卵助孕,常用来曲唑和克罗米芬,目前以来曲唑促排卵为主。一般起始剂量为每天 2.5 毫克口服,月经第 3~5 天,连续服用 5 天,如无排卵,则下一周期加至 5 毫克,如果用至 7.5 毫克时仍无排卵,称来曲唑抵抗。进一步接受辅助生殖技术。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COC)

有避孕要求者,可长期管理月经。如用药过程中有生育要求,停药后第 2 个月即可试孕。COC 应按时服药,避免漏药而出现撤退性出血及非意愿妊娠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

适用于围绝经期排卵障碍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有避孕要求者的月经周期管理。

放置时间:在月经期第 4~7 天放置,有效期 5 年。放环后可能出现闭经或者有少许点滴出血,不必过于焦虑。少许点滴出血不会导致贫血,也不影响正常性生活,不需要药物止血。一般放环后半年,突破出血的情况会得以改善。出血量过多的人暂不适合放置曼月乐环。

绝经激素治疗(MHT

适用于围绝经期,更年期症状明显的女性。

共同撰写: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医院妇科 林琳医生

更新于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