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宫颈癌保育手术,让我圆了“妈妈梦”

“哇啊······哇啊······哇啊······”2016年8月,当剖腹产后的我,听到宝宝那一声声嘹亮的哭声时,突然有一种恍如梦境的感觉。定睛看着眼前这个小小的、粉粉的,眼睛还没有睁开,却奋力地向全世界宣告她的到来的“小人儿”,我的泪水不知不觉间顺颊而下。

那种心情实在难以言表,我的心中只有感恩。对于我这个患宫颈癌劫后余生的人,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妈妈梦”,终于圆了!我的人生,也因为女儿的到来,春暖花开了!

保命的同时,还要保住子宫

我和老公都是那么喜欢孩子的人,可是命运有时却喜欢捉弄人。

2013年,之前迟迟没有动静的我,终于在34岁时怀孕了。可是,即将当妈妈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一个多月时,孩子自然流产了。

擦干眼泪,休养了两个月,我和老公准备做完孕前检查后,再接再厉。

“阴道有少量接触性出血”,在家门口的二级医院做孕前检查时,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医生很警觉,接着一步步地查下去,医生的怀疑不幸被证实了:接触性出血正是由宫颈癌引起的

“怎么会这样?别说生孩子了,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一时间我只感觉天旋地转。就在我胡思乱想,越想越怕时,医生的一番话,让我感到了希望。

医生告诉我,宫颈癌发现得不算晚,但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癌症分期。另外一点很重要,像我这样年轻而且没有生育的患者,在保命的同时,如果有可能尽量考虑做保育手术,保留生育能力。至于我的情况,做保育手术“够不够格”,还得看了这方面的专家说了算。

不敢有片刻耽搁,当天我就找到了宫颈癌的专家。一个多星期以后,病检报告出来了:宫颈癌 IB1 期,尚属早期,给我吃了一个“定心丸”: 我符合保育手术的条件,我还有希望当妈妈!

后来我经常在想,得了癌症虽然很不幸,但是在癌症病友中,我又是何其幸运啊!

过去,为了根治宫颈癌,手术时一般要将宫颈和子宫“连锅端”,这意味着患者可能永远失去了做妈妈的机会。可是,医生给我做的是一种创新的保育手术——腹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也就是通过开腹手术的方式,根治性切除宫颈及宫旁组织,但是保留了子宫体这个“生命之源”。为了防止怀孕后发生早产流产,手术同时还做了宫颈环扎术,也就是用一根手术线把子宫下段牢牢地“扎住”。

更幸运的是,由于宫颈癌发现得尚早,癌细胞浸润范围还比较浅,手术后我不需要经历痛苦而又伤身体的放化疗,身体恢复起来还是蛮快的。手术后仅仅一个多月,刀口还没有完全长好时,一向爱运动的我就绑着腹带,风风火火地打羽毛球去了。

怀孕期间,仅有一点小波澜

当我又恢复了往日的生龙活虎时,首先提上日程的当然是生孩子这件头等大事。

自然受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遗憾的是,尝试了半年多,无果。

我的主治医生一直很关心我的情况,他给我的建议是做试管婴儿帮助提高受孕概率。毕竟,那时我已经快36岁了,这个年龄不允许我尝试太久。更主要的是,因为保育手术切除了一部分宫颈,这会使自然受孕率有所降低。

又是很幸运,在做了试管婴儿后不久,我就怀孕了!

得知这个喜讯,主治医生在高兴之余,还特别给我开通了“绿色通道”,叮嘱我:由于我的情况特殊,怀孕期间一定要多留意,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他或他的助手。

要不我说自己何其幸运,原以为在怀孕、生产期间可能有的大风大浪,甚至九死一生,都没有出现,要说有,也不过是一点小波澜而已。

整个怀孕期间我的身体状况都特别好。医生说要多休息,有的病友就卧床了,可我待不住,还是经常逛逛街、到处溜达。

孕期检查当然是少不了的,与普通孕妇相比,我的检查密度更大,项目更多,孕早期、中期,每次检查结果都很好,甚至血压、血糖这些别的孕妇容易出现波动的指标,我都是正常的,因为我很注意控制饮食,多活动。

但是,孕晚期的一次检查,让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因为有一项肿瘤指标略微有点升高。在咨询主治医生后,他马上打消了我的顾虑,他说这项指标在生完孩子以后就会降下来,这跟有些孕妇在孕期血压、血糖会略微升高是一个道理。生完孩子以后,刚出月子,我就赶紧去医院复查,这项指标果然降了下来,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整个孕期就这样在一点“小惊吓”中顺利地过去了。怀孕 37 周多的时候,随着一声嘹亮的哭声,我剖腹产下了我的宝贝女儿妞妞(化名)。

女儿妞妞,是个可爱的小胖妞

人们常说,“有苗不愁长”。可不是,一转眼妞妞快 21 个月了。

妞妞自打生下来,一直都长得很壮实。18 个月的时候,比照儿童生长发育量表,她已经达到了两岁孩子的平均身高。

现在的妞妞是个可爱的小胖妞,更是我们全家的开心果。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把她送去了双语早教托班,妞妞也很喜欢去,因为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

“ABCD”、“bye-bye”、“thank you”······听到妞妞奶声奶气地说着简单的英文单词,我的心都要融化了。

生病以后,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我改变了很多。以前我是个比较激进的人,工作也很拼,很多东西不管怎样必须得到。现在,我变得“云淡风轻”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平衡,在工作、家庭、孩子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我也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关注健康,不仅是自己的健康,更关注家人,尤其是孩子的健康。

以前,我不太重视体检。总是感觉自己身体素质好,觉得那些病怎么可能找上我?现在,我会督促家人定期去做防癌检查,而且特别注意,什么年龄段就加什么检查项目,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达到防癌筛查的目的。我跟家人说,“这个钱,一定不能省”。

而我,在生病以后,一直按要求复查,现在还是半年复查一次,等到今年 12 月,我手术后就满五年了,以后只需要每年复查一次就可以了。满五年意味着我从此以后就“安全”了。

其实我已经不担心自己的身体了,让我有些担心的是妞妞,毕竟她有一个在 40 岁之前患癌的母亲,也就是说她的癌症发生风险相比一般人会高一些。不过,即使真的发生了也没什么可怕,很多癌症如果早期发现,完全是可以治好的。为了防患于未然,我已经给妞妞买了重大疾病保险。更重要的是,我会特别留意她的健康状况,也会早早地带她做各种筛查。

如今,看着妞妞一天天长大,那么阳光、那么快乐,我经常感叹,原来,这就是幸福最美的样子啊!

相关阅读

2004 年,一支国内妇科肿瘤多学科团队率先地开展了针对年轻宫颈癌患者的腹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也被称为“保育手术”。该团队根据中国人群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这个手术的“复旦标准”, 并且被“美国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宫颈癌诊疗指南”引用推荐。

这种创新的手术方式,在不影响宫颈癌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不切除患者整个子宫,而是在切除病变的宫颈及与其相连的宫旁、上端阴道组织之后,将保留的子宫体与阴道缝合起来,为孕育宝宝留下了一条“生命通道”。

这个手术适合人群是宫颈癌 IB1 期以下,肿瘤直径小于 4 厘米,年龄小于 45 岁,并且有生育意愿的宫颈癌患者。

更新于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