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在宫颈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地位

宫颈癌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主要了解肿瘤是否转移、侵犯范围和程度。

目前,广泛应用于宫颈癌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超声检查、CT (computed tomography,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RI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磁共振成像) 及PET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等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的诊断中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会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检查方法,下面就简单介绍下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宫颈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

超声通过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扫描,根据监测其回声的延迟时间、强弱来判断脏器的距离及性质。主要用于观察宫颈局部病变,盆腔及腹膜后区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腹盆腔其他脏器的转移情况。

超声的优点是能够进行动态扫描、无电离辐射、简单经济,是一种无创的辅助检查方法。缺点是不容易发现早期病灶,且受到设备的优劣、操作者经验的影响较大,对肿瘤大小和空间位置关系判断较差。

整体来说,超声检查经济方便,无辐射,临床上常被视为常规检查

CT

CT 也就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 X 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扫描。它可以客观评价宫颈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淋巴结及腹盆腔其他器官是否有转移。

优点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成像速度快,无肠管蠕动伪影、图像质量高,并且通过图像后期处理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肿瘤所在部位、大小和上下浸润范围及血供等。

缺点是在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不高,无法准确判断肿瘤在宫颈内的浸润深度,不能将残留与放疗引起的炎症和纤维化与复发区别开。此外,CT 检查具有电离辐射,不适合多次进行,在临床随访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整体来说,CT 检查空间分辨力高,价廉,但有辐射,主要用于晚期宫颈癌的诊治及术后复发和放疗效果的监控

MRI

MRI,即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重建出人体信息,具有直观显示盆腔内各器官的解剖结构、各组织间的层次及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对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子宫旁组织受侵的显示具有特殊价值。

优点是软组织分辨力高,可以直接多方位成像,准确显示肿瘤侵犯范围,计算肿瘤大小,可以更好地发现有无淋巴结转移,随访时能很好地鉴别术后和术后补充放疗瘢痕以及复发,是目前宫颈癌诊断及分期的最佳方法。

缺点是费用较贵,扫描时间长,图像质量依赖于患者依从性,并且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等的患者有检查禁忌。

整体来说,MRI 检查对软组织分辨力高,无辐射,价格适中,是目前宫颈癌诊断、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的首选检查方法

PET

PE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把具有正电子发射能力的同位素标记药物注入人体内,经过重建获得人体信息,主要用于评价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它的优点是在发现转移灶时明显优于 CT 和 MRI。缺点是费用昂贵,并且由于探测器密度低,PET 图像质量远远低于 CT 和 MRI。

PET-CT

PET-CT 结合了 PET 和 CT 两者的优点,可以很好地显示宫颈病变和宫旁有无浸润,对淋巴结有无转移(尤其是远处转移)效果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

优点是在术后随访时能较早、全面地发现复发、转移灶。缺点是价格昂贵,有电离辐射,不适用于常规检查。

整体来说,PET-CT 对宫颈癌患者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检查效果更好,但费用昂贵,尚不能视为常规检查项目

PET-MRI

PET-MRI 结合了 PET 和 MRI 两者的优点,一次检查便可发现全身是否存在危险的微小病灶,它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并且无电离辐射,有利于许多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缺点是价格昂贵。

整体来说,PET-MRI 使病变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分子水平增殖分化的过程实现了可视化,这有助于实现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但是价格比较昂贵

总之,影像学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分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等多个方面。其中,各种检查手段也各有利弊,临床上具体采用何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还要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更新于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