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岁是宫颈癌筛查的终点吗?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为了降低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定期进行常规的宫颈癌筛查和接种 HPV(human papillomavirus,人乳头状瘤病毒) 疫苗。在我国,推荐筛查的起始年龄为 25~30 岁。65 岁及以上女性若既往 10 年内每 3 年 1 次、连续 3 次细胞学检查无异常,或者每 5 年 1 次、连续 2 次 HPV 检测阴性,无 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史,则不需要继续筛查[1]

那么,是不是超过 65 岁就不需要再做宫颈癌筛查了?

据统计,在 2013 年的美国,有 1/5 宫颈癌患者和 1/3 宫颈癌死亡患者的年龄超过 65 岁[2]。由此可以看到,65 岁以上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不容乐观

已有研究证实,如果在 50~64 岁这个年龄段进行充分的宫颈癌筛查,那么,65 岁后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将会显著降低[3]。那么,这是否能够提示在 65 岁之前甚至在 65 岁之后增加宫颈癌筛查会带来获益?

一项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上的研究发现:在校正子宫切除这一因素后,老年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要到 85 岁之后才开始降低,因此中老年妇女,尤其是 65 岁以上女性仍需定期进行常规的宫颈癌筛查[4]

研究人员分析了 2013 年和 2015 年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的数据,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的情况,来评估何时可以停止宫颈癌筛查,即宫颈癌筛查的“停止年龄”。同时,研究人员还基于2013 NHIS 数据和 2013 年最新癌症发病率数据,校正子宫切除这一因素后,评估了不同种族、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

研究显示,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概率就越大。40~44 岁女性中约有 12% 接受了子宫切除,而 70 岁以上女性则约有 40% 接受子宫切除。在校正子宫切除这一因素后,宫颈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直到 70岁左右才保持平稳,85 岁后才开始下降。而黑人比白人的宫颈癌发病率更高。

研究人员还评估了 41~70 岁未接受子宫切除的女性中,未进行宫颈癌筛查(近 5 年内或一直没有进行筛查)的比例。他们发现,即使是在推荐进行常规筛查的年龄范围内,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人数也会减少。41~45 岁女性中有 12.1% 的人未进行宫颈癌筛查,而在 61~65 岁女性中这一比例达到了 18.4%。66~70 岁女性的未筛查比例最高,为 23.6%,其中甚至有 5.1% 的女性从来没有进行过宫颈癌筛查

很多女性到了 65 岁左右时,根本拿不出此前的宫颈癌筛查结果。不难想象,年龄越大,不做宫颈癌筛查的人就越多,也就越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和癌症威胁。

所以,不仅中青年女性,65 岁以上的老年妇女同样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毕竟 65 岁以后仍有一定可能患上宫颈癌。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停止筛查?这就要参考定期的宫颈癌筛查结果了,要根据结果做出适合女性个体的筛查方案,而不是依照年龄简单粗暴地一刀切。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4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