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宫颈刮片的检查结果
有的患者经常会问我:“宫颈刮片不就是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吗?”
其实,这两者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现在让我来帮您答疑解惑。
目前,临床中应用的宫颈细胞学检查主要有两种方式:宫颈刮片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虽然原理大同小异,都是取样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宫颈细胞学的变化。
但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细胞满意率更高,目前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运用较为广泛,当然检测费用较宫颈刮片也更为昂贵。所以,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限制了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使用。而在我国经济不富裕地区,宫颈刮片还是不失为一种性价比合适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宫颈刮片的取样是用木制刮片在子宫颈外口处旋转一周或数周,刮取该处的粘膜及分泌物,然后将取下的分泌物均匀地涂在有编号的玻片上,立即固定于 95% 的乙醇内 15 分钟,取出后用巴氏染色法染色后即可观察。
我国目前所用的细胞学报告方式主要为 1978 年杨大望主持制定的以巴氏五级分类为主体的细胞学涂片诊断标准,具体报告结果及治疗推荐,请参考下表:
巴氏五级分类及治疗推荐
报告结果 | 治疗建议 |
I 级:未见异常细胞 | 每年定期检查 |
II 级:见有异常细胞,但均为良性 轻度(炎症)核异质细胞,变形细胞等 重度(癌前)核异质细胞,属良性 | 积极寻找炎症原因,接受抗炎治疗 需定期复查,必要时阴道镜检查 |
III 级:见有可疑恶性细胞 性质不明的细胞 细胞形态明显异常,难以肯定良恶性质 未分化的或退化的可疑恶性细胞与恶性裸核 | 需近期复查核实,必要时可行宫颈病理切片检查 |
IV 级:见有待证实的癌细胞(有高度可疑的恶性细胞) 细胞有恶性特征,但不够典型;或者典型而数目太小,需要证实。例如高度可疑的未分化的癌细胞,或少数低分化的癌细胞 | 必须做宫颈病理切片检查 |
V 级:见有癌细胞,细胞有明显的恶性特征,或低分化的癌细胞 | 必须立即行宫颈病理切片检查,以观察癌细胞侵犯的程度 |
因此,宫颈刮片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宫颈筛查手段,在我国还是有一定应用区域的。宫颈刮片用五个级别定义了不同程度的宫颈细胞学结果,为医生进一步采取对应的检查和治疗方式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更新于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