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如何确定下一步治疗?

宫颈锥形切除术是妇产科切除子宫颈的一种手术,在手术中,医生会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宫颈锥形切除术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切除标本后可以去做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以明确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明确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在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之前,患者疾病的诊断依靠的是宫颈活检和宫颈管搔刮的病理结果

宫颈活检依赖于检查医生的临床经验,一般由医生选择宫颈病变最严重的区域,取 1~2 毫米大小的组织做病理检查。而宫颈管搔刮则是在检查医生不可见的情况下刮出宫颈管内组织做病理检查,检查的准确度主要依赖于医生的手感。因此,这两项检查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地准确,并且不同的检查医生准确性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仅仅能做出一个初步的诊断。

将完整切除的病灶送至病理科做全面的切片检查,根据病理报告结果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 证实疾病是宫颈的癌前病变,手术切缘阴性

这是最好的手术结果,这类患者仅需术后定期复查。一般需检查两个项目:

  •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 ):明确肿瘤是否复发。
  • 阴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了解感染是否持续存在,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2. 证实疾病是宫颈癌前病变,手术切缘阳性

手术切缘阳性代表术后存在癌前病变的残留。若残留病变组织是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一般建议进一步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以选择再次行扩大宫颈锥形切除术或进行全子宫切除术。但是,再次宫颈锥形切除术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残余宫颈组织。若残留病变组织是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则可以选择再次宫颈锥切术,也可以选择密切随访。

3. 术后病理提示患者罹患宫颈癌

明确为宫颈癌患者,则应选择按照宫颈癌的治疗原则进一步治疗。

选择再次手术时机

如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不佳,往往需要进行再次手术。这时候,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很重要。最佳的再次宫颈锥切术时机是锥切术后至少 1 个月的间隔时间。对于尚未绝经的患者一般建议术后第二次月经干净后进行手术,对于绝经后的患者则术后超过 1 个月即可二次手术。另外,还可以选择的手术时机是术后 1 周之内,这时局部炎症反应尚未形成,也可手术治疗。

更新于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