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办法预测一个人,会不会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在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约1.7%,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谈帕色变”,一过60岁便开始担心,不知“帕落谁家”。那么,有没有办法预测,一个人会不会得帕金森病呢?

答案是肯定的。

哪些人需要接受早期筛查?

所谓的“预测”,是指帕金森病的早期筛查。

帕金森病的进展是隐匿的,当运动症状达到临床诊断标准时,脑内黑质区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已达30%-50%,而纹状体脑区的多巴胺水平已下降约70%。不幸的是,目前尚无能真正阻断帕金森疾病进展、逆转疾病的手段。因此,一旦出现运动症状,病情往往不可逆转。

通过筛查识别出处于帕金森病前驱期的高危人群,建立早期预警方法,对帕金森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2010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提出了“帕金森高危症候群”的概念。帕金森病目前的诊断,依赖医生对运动症状的评估。部分人的脑部已出现帕金森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但运动症状轻微或没有运动症状,尚未达到诊断标准,他们就是“帕金森高危人群”,在未来1-10年内发展为帕金森病的风险极高。早期筛查的目的,就是发现这批处于前驱期的高危人群。

哪些方法可以预测一个人会不会得帕金森病?

在帕金森病漫长的前驱期中,特征性的病理——α-突触核蛋白不断沉积,开始出现在大脑的嗅球(控制嗅觉的脑内结构)等区域,并沿脑干逐渐向上、向前发展,并诱发一些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当这一蛋白质播散至黑质纹状体等脑区时,就引起了运动症状,进入了帕金森病时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非运动症状的观察来实现对帕金森病的预测。

睡眠相关症状

对帕金森病有预警价值的睡眠相关症状包括: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日间嗜睡及不宁腿综合征。其中,日间嗜睡和不宁腿综合征在帕金森患者中发病率更高,但并不是独有症状。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转化为帕金森症的比例很高,其预警价值更高。

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的特征为,患者在快动眼睡眠期演绎梦境,表现为与梦境相关的说梦话、尖叫、肢体活动等,常可伤及自身和同床者。确诊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需使用多导睡眠图检测,大型三甲医院的神经科或者睡眠专病门诊可以进行此项检查。你需要在医院进行整晚的睡眠监测,如果记录到做梦的快动眼睡眠期,此时肢体依然存在张力,并演绎梦境,则可以确诊。

嗅觉及颜色视觉异常

9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嗅觉减退,国外研究表明,嗅觉较差的人群,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为嗅觉较好人群的5.2倍。目前,国内已有商业化的嗅觉测试卡可以购买使用,部分医院的帕金森病专科门诊也能进行嗅觉检测。在神经科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嗅觉减退的情况,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除嗅觉异常外,帕金森病前驱期可能同时出现颜色视觉异常,但适用于临床的色觉测试尚在研发阶段。

抑郁

抑郁症状是最早被证实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前驱期非运动症状。抑郁人群患帕金森病风险,为非抑郁人群的1.74-2.4倍。抑郁状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抑郁量表,各大医院的神经科、精神科、心理科均可进行抑郁评估和诊断。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前驱期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包括:便秘、排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

每天排便小于1次的人群中,帕金森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每日排便大于2次者。

体位性低血压一般表现为从平躺或久坐位,变为站立位时,出现明显血压降低,且数分钟后仍无法恢复血压,一般收缩压降低20mmHg以上、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

排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和体位性低血压等,会提高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约2-4倍。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出现严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往往提示帕金森综合征,特别是多系统萎缩的可能

轻微运动症状

在诊断帕金森病前的1-8年,就可能出现轻微运动异常,但症状不明显,甚至不能引起病人和家属注意。这些表现包括:不伴有其他症状的细小抖动,或者轻度运动速度减慢、运动灵活度降低等。

轻微抖动在静止时容易出现。手部、下颌、口唇和下肢在休息时出现低频率颤抖,紧张时加重,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新发静止性震颤者,在5年内诊断为帕金森病的风险,比没有震颤的人群高13.7倍。

轻微运动症状可以由专科医师根据专业评价量表进行程度评估。评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个体,在3年内出现帕金森病的风险比低分或零分人群高13-15倍。

此外,可穿戴设备或者视频动作捕捉技术可定量评价,能早期监测高危人员运动症状的变化。但在国内,上述两种设备还在实验研究阶段。

特殊的影像学检测

帕金森病在常规头颅磁共振(MRI)检查中几乎没有异常发现,但在一些特殊检查中难掩踪迹。

预测作用最强的是多巴胺PET/SPECT显像。以多巴转运体显像(PET-DAT)为例,代谢呈不对称减低者,基本可确定存在帕金森症候群(Parkinsonism)。

全脑葡萄糖代谢扫描,也称帕金森病相关代谢模式(PDRP),是另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对于尚达不到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高危人群,PDRP可提示疾病的未来发展,例如,早期识别同样表现为帕金森症状的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疾病。

特殊的磁共振检查序列也可发现一些提示帕金森病的异常,例如,高分辨率磁共振的铁成像能早期识别帕金森脑改变。除了脑部以外,对心肌进行间碘苯甲胍(MIBG)扫描,可发现早期帕金森病对心肌交感神经的损伤。

以上检查在设有帕金森专科门诊的大型医院核医学科、影像科均有开展,结果需要经过专科医师分析和解读。

基因检测

所有帕金森病患者中,每7人就有1人存在帕金森病家族史,其中10%可归因于某已知的单基因异常,剩余90%通常携带可增加个体患病风险的突变位点。例如,显性遗传的SNCA基因(PARK1),隐性遗传的Parkin(PARK2)、PINK1(PARK6)、DJ-1(PARK7)基因纯合突变(即一对基因都发生了突变)的携带者,一生中得帕金森病的概率超过90%,可直接归为帕金森病高危人群。

为达到早期预警目的,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群进行基因检测十分重要。对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突变携带者,应加强关注随访。

共同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医生 陈晨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5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