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合适的药物能赶跑患者脑子里的“声音”,打消毫无事实依据的“想法”。这是因为,抗精神病药改变了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机制。不过,每个人对于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都不一样。除了治疗作用,药物还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那么,抗精神病药物对治疗有哪些作用?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本文我们就来一一解答。
抗精神病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任何药物都可能有副作用,抗精神病药物也不例外。副作用的多少、轻重,往往与人的体质有关。有些人服药后会头晕、恶心,但其他人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感觉。
大部分的药物副作用,与剂量及合并用药情况有关。一般来说,药物剂量越大,种类越多,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越大。不少人因惧怕副作用而不敢服药,这些担心没有必要。合理用药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医生往往会让您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加量,避免药物剂量突然加大而引发的副作用。
出现副作用,该怎么办?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有一些可以自行消失,您不必过于关注;还有一些则需要请医生处理。具体如下:
轻微且可以忽略的副作用
开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可能会出现轻度的嗜睡或头晕等表现,但往往可以适应,几天内就会消失,请不必过分关注。
需要处理的副作用
有些副作用可能会持续存在,建议您和医生积极沟通,尝试调整剂量或换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常见如下:
较严重的嗜睡:奥氮平、氯氮平等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常常会引起嗜睡。如果嗜睡症状严重到影响学习和工作,那么,您可以在病情稳定后求助医生,适当减量或考虑换用镇静作用较小的药物(如阿立哌唑)等。
心跳加快:大部分抗精神病药都可引起心率增快,若心率超过 100 次/分,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加用普萘洛尔或美托洛尔。
皮疹:部分人对抗精神病药物过敏,可能会出现皮疹,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如果用药期间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剂量或换药。
月经失调:长期服用舒必利、利培酮等可能会出现月经失调,此时可通过妇科用药来调节,具体用药方案请咨询妇科医生,或者在复诊时告诉您的主诊医师,考虑减药或换药。但请注意,月经期间不建议停用药物,以免病情出现反复。
溢乳:少部分人在服用利培酮、舒必利、氨磺必利等药物时,可能出现溢乳、乳房增长等情况,此时需及时告知主诊医师,调整用药。医生常会让您做性激素检查,检测雌激素、孕激素、睾酮、催乳素等指标。如果指标较高或溢乳严重,可在医师的指导下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如阿立哌唑。
肢体僵硬:肌张力障碍(肢体僵硬)、静坐不能、类帕金森症(如行动迟缓、强直、震颤等)是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也是服用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等)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肌张力障碍最常发生于头、面、颈部;静坐不能是一种不安、紧张感,常迫使患者不停活动,造成高度的躯体及精神痛苦,导致心境不良甚至自杀。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且使您难以忍受,建议积极与医生沟通,可服用抗帕金森药物苯海索来缓解症状。
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代谢问题,是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氯氮平)的常见不良反应。医生常建议患者在服药之初,就开始加强运动、控制饮食。如果已经出现代谢紊乱,建议换用对代谢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利培酮)等。
需要及时就医的严重副作用
迟发性运动障碍:长期用药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不由自主的肌肉运动,如闹鬼脸、频频咂嘴、眨眼等。最令人痛苦的是,上述症状在停用相关药物很久后,可能仍然持续存在,且在某些患者中可能永久存在。如果出现上述表现,请您及时和医生沟通。医生会调整治疗方案,考虑减量或换用对锥体外系影响较小的药物。
粒细胞减少:有些患者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是一种淋巴细胞,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一员。它的减少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针对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最重要的措施是早期检测,有助于预防机会性感染。因此,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尤其是服用氯氮平)的患者,需要定期查血常规,一般1个月一次。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需要换用其他对血液系统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在必要时进行升白细胞治疗。
共同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医生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