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会导致精神痛苦、生活紊乱以及对自身和他人的危险行为等,因此需要在诊断评估的同时立即开始药物治疗,以尽快终止这种严重的负面影响。
下面就几个复发治疗期间患者及家属关心的常见问题作出简单回答:
精神分裂症复发后的药物治疗方案与首次发作有什么区别?
急性复发者,医生仍会根据以往用药情况选择抗精神病药,优先考虑单药治疗。
既往治疗有效,且耐受性较好的抗精神病药物往往作为优先选择,在此基础上可适当提高治疗剂量和延长治疗疗程。
如果使用原有药物无效,而剂量低于治疗剂量时,医生可能会将药物增加至治疗剂量,并继续观察。
如果已达到治疗剂量仍无效,则会优先考虑换用不同结构、药理作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亦可列入考虑范围。
如足量足疗程的个体化单药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医生则会考虑联用两种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抗精神病药物。
此外,复发患者的治疗剂量多为中高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主要包括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口水、坐立不安,以及舌、面、颈、背部肌肉痉挛)、代谢性疾病风险(如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等不良反应,因此应遵医嘱定期复诊,或出现躯体不适时及时就诊,评估上述风险,如发现问题则要积极治疗。
复发后的治疗也需要定期复查。根据不同的病情、躯体状况、用药情况、服药时间等,复诊频率因人而异,短的可能 1 周后就要复诊,相对稳定的可能 1~2 个月复诊一次。医生一般会在当次就诊时评估情况,并告知下次复诊的时间,请您听从医生的嘱咐即可。
精神分裂症复发后还需要住院吗?
是否住院取决于疾病严重程度、家庭照料情况和医疗条件等多种因素,住院、定期看门诊、在社区医院治疗等,都是可选方式。您可咨询专业医生,共同商讨合适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临床接诊的患者可能存在下列情况,是否住院的建议也是不一样的:
- 如果精神障碍者有明显的危害社会安全,或严重自伤、自杀行为时,应根据《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通过监护人同意,紧急收入院治疗。急性期治疗后,建议以门诊和社区治疗为主,以利于社会功能的康复。
- 如没有上述危险行为、病情稳定且保有一定自知力、家属能督促服药,那在门诊定期随访也是可以的。
- 如家里没人督促服药,且自知力和依从性都较差,建议住院。
- 虽然家里没人督促服药,但自知力和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好的,建议门诊随访。
- 如经济状况不足以支持住院花费,建议门诊随访。
了解强制送医详情,请阅读:
复发后,需要电休克治疗吗?
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又叫作又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作为经典的物理治疗,也是精神分裂症复发者可选的治疗方式之一。在没有严重躯体疾病等禁忌证时,以下情况可考虑 MECT:
MECT的禁忌证包括:
MECT 合并药物治疗的疗效,一般优于单用药物治疗或单用 MECT 治疗。
且 MECT 也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常见的并发症为头痛、肌肉疼痛、恶心、遗忘等,一般在治疗停止一段时间后,就会自行好转而无需特殊治疗。
复发后再次治疗,出院了有哪些注意事项?
与第一次发作一样,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治疗也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这三个阶段。
急性期
急性期的治疗在医院完成,家属无需过多操心。
要了解住院后会如何治疗,请阅读:
巩固期
巩固期应维持急性期药物剂量,时间至少 6 个月,以减轻症状和避免复发。不规律用药及自行减量,是多数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出院后督促患者规律服药尤其重要。
另外,注意做到如下几点,也能促进康复,减少复发:
- 尽量避免使患病家人受到心理刺激;
- 按医生制定的计划,定期复诊,以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 有条件的可以去找专业心理医生接受心理辅导;
- 家庭成员要给患病家人充分的理解与关爱,不要因为他们的精神病性症状而指责他们,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维持期
维持期药物可以酌情减量,但减量方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行,切勿自行减量及停药!复发者较首发者维持期应适当延长,一般不少于 5 年,部分人需要终生服药。
共同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医生 康冬禹
参考文献 共 1 篇
[1]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