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什么是幻觉支配下的行为异常

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美丽心灵》,讲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与精神分裂症“共处”的故事。纳什与幻象共存了多年,一直古怪地独自生活,有自语、自笑表现,还在幻觉的支配下做各种奇怪的标记,甚至差点伤害了家人。纳什曾拒绝服药,并说:“我这么聪明,一定可以想到医治自己的办法。”但医生的话让他不得不接受这个沉重的事实,“你是头脑生病了,再聪明也没办法。”

真实案例

在精神科临床中,幻觉是很常见的症状。笔者曾诊治过的谢阿姨漂亮能干,但她很苦恼,因为楼上的邻居总在议论她,密谋抢夺她的房产,以至于她总是紧张不安、如临大敌。

生性善良的谢阿姨并没有找邻居吵闹,而是央求儿子带自己搬家。换了新环境,终于听不到邻居的声音了,全家人也都松了一口气。但好景不长,几周后,谢阿姨说先前的邻居尾随过来,继续密谋抢她房子的事情。她因此怒不可遏,去敲楼上邻居的房门,用棍子敲打自家天花板,整日害怕又愤怒,寝食难安。

全家人只好又搬到郊区的老房子里。这里是自家的祖屋,是个平房,且远离市区。但没过多久,谢阿姨说,邻居在自家房顶上讲话。家人反复解释、劝慰都无济于事,才意识到,这已经不是搬家能解决的事情了。

家人带谢阿姨来到笔者所在的医院,经过详细问诊和精神检查,她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笔者建议谢阿姨住院治疗,她也非常配合,甚至强烈要求马上住院,因为她认为,医院里才是最安全的,邻居也无法再闯进来。

药物治疗初期,效果并不太好,谢阿姨还是紧张地向医生描述,邻居就在楼上,说了自己好多坏话。

经过查房讨论,医生给她进行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作为辅助治疗方案。一个疗程后,谢阿姨就不再提到楼上的邻居了,并能和病友们一起参加康复活动,正常沟通交流。

小结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感知觉,在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精神障碍中都可能存在。按照不同的感觉器官,可分为听幻觉、视幻觉、嗅幻觉、触幻觉和内脏幻觉等。

听幻觉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多为评论性和议论性的内容,以斥责、讽刺、嘲笑,甚至辱骂、威胁、命令性质的多见,常常引起自言自语、对空谩骂、极端苦恼、愤怒、不安,甚至冲动、自伤、伤人等行为。就像本文中的谢阿姨,会因为幻听的内容而紧张不安,为了躲避而反复搬家,严重影响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确诊精神分裂症后,采取药物和或物理治疗结合的方法,可帮助患者摆脱幻觉的干扰和纠缠,使其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而早期治疗、持续随访对治疗效果的维持十分重要。

更新于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