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要点:
- FOLFIRI 联合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比联合贝伐珠单抗更能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 当 FOLFOX +西妥昔单抗一线失败后转到二线继续用,效果并不比单独化疗好多少。
- 使用西妥昔单抗前要进行基因检测,如果是 RAS 野生型患者可明显提高疗效,对 RAS 突变型则无效。
西妥昔单抗,第一个获批上市的抗 EGFR 单抗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爱必妥)是一种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的靶向药物,也是全球第一个作用于 EGFR 的单克隆抗体。
EGFR 是细胞上的一个重要的蛋白。它能与表皮生长因子 (EGF) 结合,控制多种细胞生长,比如我们皮肤伤口的愈合就要用到它。
但这个功能也不幸被癌细胞劫持利用,成为它们无限生长扩张的利器。
由于 EGFR 高度表达的情况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较为明显[1],抗 EGFR 的药物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上更值得期待。
2004 年,FDA 批准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用于 EGFR 表达阳性、伊立替康治疗失败或耐药的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或单药治疗用于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的二线治疗,2006 年也通过审批进入了中国市场。
经过十余年的打拼,西妥昔单抗一路披荆斩棘,已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三线、二线治疗药物跻身成为一线药物[2][3][4][5]。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西妥昔单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是如何“层层升级”的。
一线治疗时,西妥昔单抗优于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都是结直肠癌靶向药中的“开山元老”。它们哪个更厉害呢?
2016 年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的一项 III 期临床试验,就让西妥昔单抗+FOLFIRI 与贝伐珠单抗+FOLFIRI 进行了一次正面交锋,对比它们用于 KRAS(外显子 2)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6]。
结果发现,在 RAS 野生型亚组的 400 名患者中,就中位总生存期而言,FOLFIRI+西妥昔单抗组明显好于 FOLFIRI +贝伐珠单抗组 ( 33.1 个月 vs 25.0 个月);而客观缓解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在两组的情况则十分相似。
也就是说,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以让一半患者的存活时间延长到将近三年。
CT 扫描评估显示, FOLFIRI +西妥昔单抗组的中位缓解深度更佳,客观缓解率和早期肿瘤退缩率更高。
为什么西妥昔单抗组的总生存期比贝伐珠单抗组更长?这可能是因为,两种药物的作用的靶点不同。
- 西妥昔单抗是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类靶向药,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它们凋亡和自吞噬,并且具有抗体/补体依赖性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也就是说,西妥昔单抗可以一只手抓住癌细胞,另一只手招呼同仇敌忾的免疫细胞过来,大家一起杀伤肿瘤组织)。
- 而贝伐珠单抗是作用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的靶向药物,只能使肿瘤周围的异常血管正常化、抑制新血管生成,从而间接“饿死癌细胞”,但其本身不具备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力。
所以西妥昔单抗很适合一线治疗,能让肿瘤更早更深地退缩,让病情得到控制的时间大大延长。
但是,西妥昔单抗这类抗 EGFR 靶向药也有弱点:它们只对 RAS 基因野生型的患者有效。
如果是 RAS 基因突变型,会导致下游的 RAS 蛋白持续活化,不受上游 EGFR 的控制,肿瘤仍然可以继续生长、增殖甚至转移。这种情况下,西妥昔单抗就“鞭长莫及”了。
从一线转到二线,西妥昔单抗耐力如何?
有试验表明,对于一线治疗使用过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后续二线仍然可以选择抗 VEGF 靶向药。
这说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在初次疾病进展后,仍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在二线治疗中持续使用,适合打“耐力战”[7]。
以此类推,如果让西妥昔单抗也从一线奋战到二线,持续阻断 EGFR ,能不能获得同样的效果呢?
2016 年,意大利科学家发表了一项 II 期临床试验结果[7]。试验纳入了 153 位 KRAS(外显子 2)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他们都是经过一线 FOLFOX +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后病情反而恶化的患者,不得不转入二线。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继续使用 FOLFOX +西妥昔单抗进行二线治疗(简称联合化疗组),另一组仅使用 FOLFOX 进行化疗(简称单独化疗组)。
结果发现,与单独化疗相比, FOLFOX +西妥昔单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没有明显延长( 6.4 个月 vs 4.5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有稍好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23.7 个月和 19.8 个月)。
在 KRAS、NRAS、BRAF 和 PIK3CA 野生型患者中,联合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更长(6.9 个月 vs 5.3 个月),提示多重野生型患者可能从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中获益。
而且,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严重不良反应比单独化疗组更常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恶心、乏力、周围神经病和皮肤毒性等。
小结
整体而言,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中具有“先发制人”的优势。但它的“耐力”似乎有限,如果在二线治疗中继续使用,效果并不比单独化疗好多少,还有更多副作用。
西妥昔二线继续用到底行不行,还需要后续更多 Ⅲ 期试验来验证。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选择西妥昔单抗这类抗 EGFR 靶向药治疗前,一定要进行全 RAS 家族检测,因为这个药只对 RAS 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才有效。如果是 RAS 突变型患者,用这个昂贵的靶向药就浪费了。
参考文献 共 7 篇
[1] Bronte G, Cicero G, Cusenza S, et al.Monoclonal antibodies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J].Expert Opin Biol Ther, 2013, 13 (6) : 88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