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何时需要做“序贯化放疗”?
  • 肺癌中期( ⅢA/ⅢB 期)患者,有些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或因手术难度太大,或因术后仍残存肿瘤。这时,就需要化疗放疗“珠联璧合”,共同对抗和杀灭肿瘤。
  • 序贯化放疗,即化疗和放疗先后进行。通常先做4个周期标准方案(含铂双药)化疗,紧接着进行根治性放疗。
  • 与同步放化疗相比,对肿瘤范围较大或身体状态较差的患者做序贯化放疗,可以平衡抗肿瘤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利弊。

您可能认为,肺癌分为可手术的“早期”和只能全身化疗的“晚期”。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处于“中期”、即ⅢA/ⅢB 期。他们大多数不能进行根治性肺癌切除术,或因手术难度太大,或因术后仍残存肿瘤。这时,就需要化疗和放疗“珠联璧合”,共同对抗和杀灭肿瘤。

打个比方,全身化疗就像一场铺天盖地的洪水,席卷体内的微小转移灶;而放疗有的放矢,能有效杀灭局部病变。因此,化疗与放疗联合,能更有效地控制肿瘤,延长生活时间。

化疗与放疗的联合运用有两种方式:同步(同期进行)和序贯(一先一后)。这里,我们重点谈序贯化放疗。如果您想了解同步放化疗,请点击:

什么是序贯化放疗?

序贯,即化疗和放疗先后进行。通常先接受4个周期标准方案(含铂双药)化疗,紧接着进行根治性放疗。

常用的化疗方案为:

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顺铂+紫杉醇;顺铂/卡铂+培美曲塞(非鳞癌);

小细胞肺癌 (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顺铂+依托泊苷

常用的放疗方案为:

NSCLC 和局限性 SCLC:原发灶+选择性淋巴结区域照射,共 30~33 次,持续 6~7 周。

对于广泛期 SCLC,在化疗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可以行胸部+全脑放疗。但这要在化疗 4~6 个疗程、评估疗效后,才考虑放疗,不属于序贯化放疗的概念。

为什么要用序贯化放疗

对于 ⅢA/ⅢB 期肺癌,多项研究证实,同步化放疗的疗效优于序贯化放疗[1][2]。既然这样,序贯化放疗为何至今仍占有一席之地?

这是因为,每位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都不一样,医生要为他(她)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当存在以下情况时,医生会考虑序贯化放疗:

(1)肿瘤范围较大,此时如果选择同步放化疗,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显著增加;

(2)身体状态较差,如体力状况 (performance status,PS) 评分为 2 分,或高龄、伴有其他基础疾病且未控制,不能耐受同步化放疗

总的来说,序贯化放疗的目的是:先化疗,等肿瘤缩小或身体状况好转后,再进行根治性放疗,以平衡抗肿瘤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利弊。

哪些情况下考虑序贯放化疗?

按照我国指南[3],在下列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您接受序贯放化疗。

序贯放化疗的部分适应证
不能手术的 ⅢA/ⅢB 期 NSCLC根治性序贯化放疗(通过化放疗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
R1/R2 切除*(肿瘤残留)术后序贯化放疗
Ⅳ 期 NSCLC,孤立性脑、或孤立性肾上腺、或孤立性骨转移,PS 0~1 分、肺部病灶为 T4* 或 N2*转移灶放疗+肺部病变序贯放化放疗
局限期 SCLC根治性序贯化放疗
合并阻塞性肺不张的广泛期 SCLC根治性序贯化放疗

*R1 切除,即手术切缘肉眼未见肿瘤残留,但显微镜下有肿瘤细胞残留;R2 切除,即手术切缘肉眼可见肿瘤残留。

*T4 可表示以下几种情况:肿瘤最长径大于7厘米;或同侧肺不同肺叶有转移灶;或肿瘤直接侵犯横膈、纵隔、心脏、大血管等;N2 主要指与患肺同侧的纵隔淋巴结和(或)隆突下淋巴结发生转移

序贯化放疗需要注意些什么?

  • 建议治疗前召集肺癌多学科医疗团队 (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共同讨论制定最佳方案。
  • 序贯化放疗是先化疗,待肿瘤缩小或病情好转后,再加入放疗;但如果化疗后肿瘤没有缩小、甚至病情进展,就需要重新评估和讨论后续的治疗策略。
  • 您在接受序贯化放疗期间,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胸部CT、血常规、肝肾功能,以评估不良反应;别忘记每一次接受治疗时,细心观察自身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切勿擅自停止治疗、或听从非专业人士“建议”加用中草药等其他治疗。

共同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潘燚主任医师 谭佩欣医生 鲁畅医生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3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