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手术前需要先化疗吗?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先给予化疗,也称为术前化疗(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1]

根据目前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指南推荐,新辅助化疗主要适用于 IIIa 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如 T4 侵犯纵隔结构或者气管、肺上沟瘤(T3-4N0-1)、以及 T1-3/N2 病变。

而对于较早期包括 Ib 期、II 期和一部分 IIIa 期肺癌患者,是否使用还没有定论。

新辅助化疗主要适用于一部分 IIIa 期患者

1994 年的两项研究奠定了新辅助化疗在 IIIa 期 NSCLC 的治疗地位。

  • 60 例 IIIa 期 NSCLC 患者,一组术前接受 3 周期 CEP 方案(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新辅助化疗组,另一组直接手术。两组中有必要的患者接受术后放疗。结果发现,新辅助化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64 个月对 11 个月)[2]
  • 60 例 IIIa 期 NSCLC 患者,一组术前接受 3 周期的 MIP 方案(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 C+顺铂)新辅助化疗,另一组直接手术。术后均接受放疗。结果表明,新辅助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 22 个月,3 年和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20% 和 17%,而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 10 个月,3 年、5 年生存率分别是 5% 和 0%[3]

这两项研究奠定了新辅助化疗在 IIIa 期 NSCLC 综合治疗中的地位[3];而这个结论在此后多项试验中也获得了验证[4][5]

T3 侵犯胸壁、T4 侵犯纵隔结构或气管、肺上沟瘤(T3-4N0-1):新辅助化疗的价值还不明确

这些特殊类型肺癌发生率低,目前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证据对新辅助化疗的价值给出确切结论。

对于可手术切除、且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肺上沟瘤(T3-4N0-1),NCCN 指南推荐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

  • 一项研究入组 110 例肺上沟瘤(N0-1)患者,其中 78 例为 T3 病变,32 例为 T4 病变。所有患者术前接受 2 周期同步放化疗。治疗有反应、或者病变稳定者,3~5 周后手术。结果显示,在完成同步放化疗和手术的 95 例患者中,83 例(76%)为完全性切除,61 例(56%)术后病理提示完全缓解或残留微小病变;所有手术患者 2 年生存率为 55%,其中完全性切除者更高达 70%。长期随访显示,所有手术患者 5 年生存率为 44%,完全性切除者为 54%,而且肿瘤复发主要发生在远隔部位[6]。因此,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肺上沟瘤的手术可切除率,改善长期生存。

对于肿瘤侵犯胸壁、气管或纵隔的 T3-4 (N0-1)患者,如果临床判断病变可以完全切除,目前 NCCN 指南倾向于首选手术联合辅助化疗,但也有学者认为可以选择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临床判断不可切除的部分 T4N0-1 病变能否采用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目前专业界存在争议,指南没有明确推荐。

然而,最新的 ESPATUE 研究显示,部分不可切除的 T4N0-1 病变,经过诱导化疗或放化疗后,能实现T分期的明显降期,转变为可手术切除,且有明显的长期生存获益。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在初始治疗时应进行多学科会诊,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早期肺癌需要新辅助化疗吗?专业界观点不一

对于早期(I 和 II 期)肺癌,手术前是否需要做新辅助化疗,专业界还没有达成共识。

一项法国研究(MIP-91)纳入 355 例I期(T1N0 除外)、II 期和可手术的 IIIa 期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术前 2 周期 MIP 方案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分析显示,对于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 I 期-II 期(N0-1)患者,术前化疗的生存获益更明显 [7]

然而,名为 CHEST 的研究却得到不同结论。它纳入 270 例I期(T1N0 除外)、II 期及部分 IIIa 期(T3N1:除外肺上沟瘤)NSCLC 患者,随机分为术前3周期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亚组分析显示,对于 Ib/IIa 期患者,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都没有明显差异[8]

所以,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是否需要做新辅助化疗,目前观点并不统一。

共同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唐文芳医生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8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