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盘点:得了斑秃,可以口服哪些药物?

免疫系统的紊乱是导致斑秃最主要的原因。治疗斑秃的口服药物多以改善和抑制自身免疫、缓解免疫细胞对头皮毛囊的攻击为主要目标。常用的口服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抗组胺药物和中药等。

糖皮质激素

口服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治疗发展迅速、脱发部位广泛的进展期斑秃,疗效很好。多数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脱发可很快停止,并且还能暂时使毛发再生。

口服药物治疗斑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较多,包括体重增加、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股骨头坏死、消化道溃疡、感染风险增加、影响发育等。

所以,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需在医生密切指导下进行。医生会及时权衡疗效和副作用,来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同时会配合使用一些激素“保驾药(如补钙、补钾、养胃的药物)”,尽可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和控制严重程度。

您需要信任和配合医生,在治疗时不要摄入过多主食,适当运动,以避免过度肥胖。

孕产妇、儿童、有基础病(如高血压高血糖)的老年人、体质虚弱有感染风险的患者,一般不宜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免疫抑制剂

口服环孢素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也可以起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从而治疗斑秃。当病情较重,其他治疗效果欠佳,或激素治疗副作用较大时,医生会考虑单用或者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但因为该治疗也存在较多副作用,比如消化道刺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感染、出血等)、肝/肾毒性以及肿瘤风险。所以必须在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且需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全血细胞计数,以密切随访和监测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同时,避免使用其他加重肝/肾负担的药物,且其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仍然需要医生的权衡。

组胺药物

近年来研究发现,口服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等,治疗斑秃有一定疗效,通常用于同时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度副作用,如头晕、嗜睡等。

中药

口服中药制剂,如含何首乌、黄芪、丹参、淫羊藿等的中药口服液,含有甘草酸苷、甘草酸单铵盐、甘氨酸复方甘草酸苷等,均可通过调节免疫,对治疗斑秃有一定作用。

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斑秃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对比较明确,但要注意低盐饮食。其副作用主要有血压升高、头晕、水肿等。

口服中药治疗斑秃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服用含有何首乌等中药,可导致肝损害,所以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总而言之,需要提醒的是,任何药物都存在副作用,建议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如果因为其他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一定要跟医生详细说明,因为部分药物在体内可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无效或副作用加重。

服药期间,如果有任何不适,也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可及时改变药物剂量、服用方式或停药,请您遵医嘱执行。

共同撰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姚雪妍医生

更新于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