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性格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但随着年龄增加,有些老人的性格悄悄变化起来,成了“老顽童”“老来俏”。但并非所有变化都是好的,有些性格改变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老人有哪些性格改变?

随年龄增加,健康老年人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性格改变,但AD老人的性格变化有规律可循,表现为神经质(焦虑、易受压力影响)的增加,以及责任感、亲和力、坦诚性、外向性的减弱,其中以神经质增加和责任感降低最为典型[1]

根据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五大人格模型(the Big Five)来解释,神经质明显的人更易烦恼、紧张、情绪化、缺乏安全感、忧郁;而神经质特性较弱的人一般平静、放松、果敢、安全、不情绪化等。

老人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认知机能下降后,就会变得谨慎、神经质,以躲避危险;在社交中变得挑剔,不再像以前那样外向和易相处;不再尽职尽责完成每一件事[2]

直观上会发现,老人变得谨小慎微,什么都不敢吃、不敢做。听说“鸡蛋、鱿鱼含胆固醇高”,就马上把这些食物拉入黑名单;听说“运动有益健康”,便每日天不亮就去爬山,再一听说“爬山伤膝盖”便从此不再出门了。

性格改变和阿尔茨海默病有何关系?

有学者认为,AD性格改变可能是疾病早期的症状之一,在AD老人出现明显记忆力减退前的5~6年,就可出现性格变化[3]

目前,绝大多数AD患者都是在出现明显症状时才就医,但已不能阻止疾病继续进展了。所以,科学家寄希望于在更早阶段进行干预。在AD诊疗领域,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中年阶段,而性格改变是可能的方向之一。

科学家分析,性格特征可通过心理行为学和生物学等多种途径影响AD的患病风险。

  • 性格特征可影响人体对压力的适应性,比如,神经质性格者更易产生心理困扰和负性情绪。

  • 性格特征可影响健康行为,如体育锻炼、认知活跃和社交活动等。神经质的人往往在社交中处于劣势;内向、亲和力低的人也往往不愿意社交和运动。
  • 神经质会使得炎症水平升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降低,影响大脑功能。
  • 性格特征会影响AD病理发展过程,尤其是脑内海马体的结构和功能,而后者是主管记忆的重要结构。

了解其他早期诊断进展,可阅读:

中年性格特征会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率吗?

中年期的各种因素与老年期患AD的风险有关,如教育程度、头部外伤、肥胖、缺乏运动、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而中年期遭受的压力、不幸事件等也和痴呆风险升高有关[4]

201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责任心和神经质上得分更高的人,即使脑中已存在AD病理改变,患痴呆的风险也会降低。和生活方式、不良行为等危险因素相似,人格障碍也与认知下降有关[5]

2017年,瑞典的一项研究随访近40年,发现女性中年时期的性格特征(特别是神经质),与40年之后AD发病风险是否升高有关[6]。其中,神经质的女性,压力和悲痛评分更高;神经质分数最高的女性,AD发病风险是此分数最低者的2倍。研究还发现,不良性格因素使人更容易被压力影响,进而增加AD风险。

另一项研究则显示,在责任心评分最低和最高中各选取10%的人群进行观察,前者发展成AD的风险是后者的2倍;而高度坦诚和亲和力则是AD的保护因素[7]

总结来看,中年期的高神经质(特别是焦虑和压力)、较低自我修养和责任心,都是AD的显著预测因素。

小结

某些性格的人更容易患AD是有科学依据的。这也提示中青年群体,在遇到压力时应积极应对,或采用一些干预措施(如心理治疗),以帮助我们用更健康的方式应对压力,降低老年期患AD的风险。

更新于 2022-01-07

参考文献 共 7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