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痴呆老人走出如厕困境

如厕对正常人而言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老人由于大脑功能严重受损,常陷入以下困境。

  • 因定向力、判断力下降,或存在视空间(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及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障碍,老人常找不到卫生间或马桶,情急之下随便找地方解决。家人很难理解:曾经很有修养的老人,为何会在花盆里撒尿?为何不打开马桶盖就排便?
  • 老人有时不能很好控制大小便,会弄脏床和内衣。他们觉得难以启齿,因害怕被发现而拒绝家人靠近,有时会拒绝饮水而减少如厕次数,这些行为让人难以理解。
  • 老人常遭到家人训斥,进而不愿沟通,慢慢意志消沉、孤僻,认知和社交能力进一步退化。
  • 大小便污染床单或内裤后,如不及时更换,容易造成皮疹、局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等并发症。

家属应充分了解,对老人而言,不能独立如厕是一件非常有挫败感的事情。为他们提供好的照护才能走出如厕困境。

关于如厕,正确的照护理念是什么?

  • 遵循“以人为中心”的照护理念,维护老人隐私和尊严,提升生活质量。
  • 科学设计如厕环境,让老人更容易找到卫生间和马桶。
  • 帮助老人建立如厕规律,减少便失禁和便秘的出现。
  • 最大程度鼓励老人的独立性,并提供必要协助。

从细节入手,为您制定一部“老人如厕指南”。

1.家中的卫生间需重新设计,要点如下(请对应下图编号):

①提高辨识度:卫生间的门把手、扶手、马桶盖、按钮部位要使用明亮的色彩,能准确找到;卫生间的门要开在显著位置,最好正对床头,且常处于敞开状态,便于老人起夜时快速找到,这也是比较重要的失智照护特色。

②安全感和安全性:安装紧急呼叫按钮、选用带有保险罩的防水插座、使用防滑的地面材料,降低发生意外的可能。

③自主生活:使用无障碍化设计(如声控台灯和马桶自动冲水装置等),帮助老人尽可能利用尚存的身体机能自主生活。

2.帮老人养成如厕习惯

建立如厕规律有助于:重新调整身体,有助控制大小便;避免便秘,减少使用成人尿不湿的频次;减少出现尿便失禁的频次,保持尊严。

建议家属结合老人生活习惯,建立 24 小时的如厕时间表,按时提醒他 / 她如厕,帮助养成良好习惯。

  • 每餐前和每餐后引导如厕。
  • 晨起第一件事和临睡前提醒如厕。
  • 晚间可固定时间安排起夜 1~2 次。
  • 外出前提醒其如厕。

3.如何协助老人如厕?

  • 外出前或参加的活动开始前,在合适的时间提醒老人如厕,不要在活动中间打断。
  • 提前准备好协助如厕的物品,如一次性手套、干净的内衣、毛巾等。
  • 戴手套前洗净您的双手。
  • 遵循以下步骤帮助老人如厕:
    • 首先告诉老人,要准备做什么以及过程。
    • 让老人用可以活动的手抓住扶手,站稳后尽量让其自己动手脱裤子。如果无法做到,家属可在后面协助。
    • 协助老人利用惯性,慢慢坐在马桶上,注意动作轻柔。
    • 为保护隐私,待老人坐稳后,家属应站在门外;告诉老人,如有需要,你会及时提供帮助。
    • 鼓励老人尽量排净大小便。
    • 用纸巾或毛巾协助老人擦拭干净,清洗会阴区、肛周和大腿内侧皮肤。清洗时注意动作轻柔,让老人保持舒服的姿势,确保水温合适。清洗后确保擦拭干净,必要时可涂抹润肤油。
    • 协助老人从马桶站立时,动作要慢,并询问有无头晕或其他身体不适。
    • 协助老人穿好衣服,到相应位置坐好。
    • 协助如厕完成后,扔掉手套,充分清洗双手。
    • 将物品归位,废弃物收好,及时处理。
  • 帮助老人如厕,还需了解以下事项:
    • 如果老人坐轮椅,在扶他/她起身前要确认固定好轮椅,防止跌倒。
    • 照料者在协助老人移向坐便器时,身体要和老人贴紧,便于转移。
    • 因涉及隐私部位,老人容易紧张,产生抵触心理。可找一些轻松话题,与老人持续交流沟通。一旦老人觉得和你在一起很放松,清洗过程也会变得容易起来。
    • 清洗期间,可以让老人拿着一些物品来分散注意力(如软的玩具和球等)。
    • 尽量为老人选择宽松、穿着方便的衣服,如腰部带皮筋的裤子,以方便如厕。
更新于 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