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导致月经过多和贫血,怎么办?

根据肌瘤的生长部位不同,子宫肌瘤大致分为三类: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其中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容易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非月经期出血等症状。长期月经过多还可引起贫血,患者可能出现无力、头痛、易激惹、疲劳和运动不耐受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表现。

经诊断确定是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和贫血,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下面来详细介绍。

药物治疗[1]

出现月经过多等情况,一般医生会先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所用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药物:只能改善月经过多的症状,不能缩小肌瘤。

  •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治疗月经过多的一线药物,同时能缓解痛经
  • 激素避孕药:可能有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 止血药:如氨甲环酸,如果有血栓及心肌梗死倾向者慎用。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
  • 曼月乐环(避孕环):黏膜下肌瘤、宫腔太大可能导致环容易滑脱,因此不适合用于这类女性。

第二类药物:既能改善月经过多贫血症状,又能缩小肌瘤。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的效果最为显著,但用药期间无月经来潮,且会出现更年期样表现、骨质疏松等其他副作用。另外药物价格贵,一般每月打一针,3~6 个月一疗程。停药后,肌瘤可能会“反弹”到治疗前的大小。
  • 米非司酮:疗效稍低于 GnRH-a,但是廉价、 优效、 且副作用较少。用量为一天一次,一次 10 毫克,疗程为 3 个月。

医生会帮您进行评估选择何种药物治疗。若医生诊断您已经发生了贫血,止血治疗的同时还会补充铁剂,同时服用维生素 C 以提高铁的吸收率。

手术治疗[1]

若药物治疗无效或已发生贫血的子宫肌瘤患者,一般需手术治疗。

如果有生育需求,多选择宫腔镜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如果是多发性子宫肌瘤,可采取宫腹腔镜联合子宫肌瘤切除术。此外,目前临床也有很多新的治疗方式可供选择,如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海扶)、磁共振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磁波)、微波治疗、射频消融等。具体选择哪一种,您可以和医生详细沟通。

因为上述这些治疗方式都保留了子宫,所以术后患者仍有月经来潮,及肌瘤复发的可能。

对无生育要求者,可行腹腔镜下或开腹的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再无月经来潮。需禁重体力活半年。

要注意,如果被诊断为严重贫血,不适宜马上手术[1]

因为子宫肌瘤切除的手术过程中,通常会有较多出血,如果贫血很严重,如血红蛋白只有 5~6 g/dL,有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而导致死亡。所以,如果术前血红蛋白不足 6 g/dL,需先补充铁剂以及配合一些停止月经来潮的药物,在 1~2 个月的时间内,使患者的血红蛋白升高后,再进行手术。具体需升高到多少才能手术,得看您选择什么样的术式:

  • 如果适合射频消融等无创手术治疗,因为这些治疗不会出血,那么只要血红蛋白达到 8~9 g/dL 即可。
  • 如果需行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治疗,一般血红蛋白至少需升高到大于 11 g/dL,才能手术。
  • 如果是腹腔镜下多发性肌瘤剥除术,一般血红蛋白升高到大于 13 g/dL,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不过,您也不要为了着急做手术,而要求医生输血,这没有必要。况且全国手术用血紧张,您的医生也无法帮您申请到这种非急救情况下的用血。

而且,升高血红蛋白达到相应手术标准后,再行手术,术后您的状态往往更理想,恢复也更快。万一术中遇到出血多的情况,也不会因为失血太多而导致需要输血,甚至有生命危险。

总之,子宫肌瘤引起月经过多贫血等症状,有多种不同处理方式。您可以和医生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医生会根据您的自身需求及疾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选择最优化治疗方案。

共同作者: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 冯晓医生;东阳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卢希平医生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1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