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子宫肌瘤药物治疗“宝典”
确诊子宫肌瘤之后,医生可能会根据检查结果,给患者开一些药物。那么,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有哪些?这些药物应该如何服用?会不会有副作用?这些问题虽然都应该是医生考虑的问题,但是作为患者,如果能多了解一些这类知识,对于自己的治疗过程以及康复也是大有益处。
哪些情况可考虑药物治疗?
- 出现症状。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贫血症状;或者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
- 术前药物预处理,为手术做准备。如纠正贫血、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
- 孕前使用药物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为怀孕做准备。
- 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通过药物治疗预防肌瘤近期复发。
- 有严重全身性疾病、手术不耐受或有手术禁忌症者。
- 不愿接受手术者。
治疗子宫肌瘤常用药物有哪些?怎么用?
一般来讲,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改善月经过多症状,但不能缩小肌瘤体积的药物,如激素避孕药(如曼月乐环)、氨甲环酸、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另一类是既可改善月经过多和贫血症状,又能一定程度上使肌瘤体积缩小的药物,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米非司酮、醋酸乌利司他(ulipristal acetate)等。
关于这些药物更详细的信息,比如药效、副作用、用法用量等,可以参照下表(表 1)学习了解。
表 1 子宫肌瘤常用药物一览表 | ||||
药名 | 功效及适用 | 副作用 | 用法用量及疗程 | |
米非司酮 | 廉价,优效,副作用少。可减少月经过多,改善贫血,缩小肌瘤。更适合术前预处理或围绝经期有症状者 | 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痛、潮热、乏力。长期使用有内膜恶变的风险。严重心、肝、肾疾病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禁用 | 每天 5~25 毫克。常用剂量是每天 12.5 毫克口服或 10 毫克阴道用药。疗程 3 个月 | |
醋酸乌利司他 | 孕激素拮抗剂,耐受性好。缩小肌瘤的效果至少可以维持到停药后半年 | 头痛、潮热 | 每天 10 毫克。疗程 3 个月 |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 可抑制性激素水平,导致假绝经。多用于术前预处理,以缩小肌瘤,纠正贫血。价格贵 | 70% 的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低雌激素症状,如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停药后 3~6 个月,肌瘤往往会“反弹”到治疗前大小 | 自月经期第 1~5 天内开始下腹部皮下注射戈舍瑞林埋植剂或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或肌内注射曲普瑞林,每 4 周 1 针。疗程 3~6 个月 | |
孕激素(曼月乐环) | 可明显减少月经过多,甚至可以使部分女性闭经。不能缩小肌瘤,不适合黏膜下肌瘤 | 可出现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少、闭经。宫腔过大容易脱落(直径大于 3 厘米的肌瘤增加脱落率) | 上曼月乐环。有效期 5 年 | |
复方口服避孕药 | 适用于 40 岁以下患者。可以减少月经量,但不能缩小肌瘤。常用于短期治疗子宫肌瘤相关性出血,并控制月经周期 | 可导致恶心、呕吐、不规则出血、乳房胀痛、头晕、头痛、乏力,但是发生率相对较小。有吸烟史、肥胖、长期不运动、肿瘤、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偏头痛、血栓史、肝脏肿瘤以及累及血管的糖尿病等,不能使用 | 每天服用 1 片,连续服用 21 天后停药 7 天,接着服用。疗程 3~6 个月 | |
非甾体抗炎药 | 可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月经出血,缓解痛经 | 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或低血压,也可能导致内分泌方面的问题,以及高钠血症、低蛋白血症、恶心、胀气等 | 不同类型,使用剂量不一样,具体请遵医嘱。月经期间用,持续 5~7 天或直到月经停止 | |
止血药(氨甲环酸) | 适用于子宫肌瘤导致的月经过多 | 可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可能导致血栓,有血栓形成倾向及心肌梗死倾向者慎用 | 每日 1~2 克,血止住 3 天后停药。月经期间用,持续 5~7 天或直到月经停止 |
在临床上,具体使用何种药物,一定要听医生的。医生在开药时,考量的维度是非常多的,比如肌瘤大小、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子宫大小、有无合并症、肝肾功能等,还有药物治疗的目的,以及后续是否还要手术等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哪些情况不适合药物治疗?
- 肌瘤生长较快或者怀疑变性,尤其是不能排除恶变时,多建议手术治疗。
- 出现急性腹痛,怀疑发生肌瘤蒂扭转时,应尽早手术治疗。
- 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必须先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必要时通过宫腔镜来确诊后,再决定下一步治疗。
- 米非司酮或 GnRH-a 等用药期限是 3 个月,如果症状得到改善,贫血得到纠正,肌瘤瘤体也变小,需要手术的尽量手术。有生育需求的赶紧怀孕。用药后出现绝经,或已经缩小的子宫肌瘤在停药后恢复到用药前大小,请定期复查,综合评估下一步治疗方案。
共同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沈晓燕医生
更新于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