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许多胃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但是对于一些已经不能进食、出现出血或梗阻症状的患者,可能会需要进行姑息性手术。
为何做?
姑息治疗,就是在肿瘤无法治愈的时候,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持患者尊严,合理应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尽可能延长其生命,而采取的对肿瘤迁就、纵容甚至不加限制的治疗,主要针对的是症状等问题。
对于中晚期胃癌患者,若可以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如果无法根治性切除,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时,仍以化疗等药物治疗为主,争取使患者获得可以手术切除的机会。但是,一些无法根治性切除以及无法通过综合治疗将胃癌转化为可切除的患者,由于存在某些症状,例如梗阻、出血、穿孔等,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急生命。此时,采取姑息性手术可以缓解症状,使患者在相同的生存期内可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什么情况需要做,怎么做?
对于胃癌患者的梗阻症状,医生会视情况尝试通过介入手段向身体内放入支架、肠梗阻导管等,缓解梗阻症状。但是随着病情进展,对于不能根治的原发病灶,上述方法会逐渐失去作用,医生可能会考虑采取手术切除部分病灶。出血也可以通过胃镜止血,但是如果病变范围较大,在胃镜下视野不清不能很好地找到出血点时,医生通常还是会考虑手术切除出血部位。至于穿孔,通常医生首要考虑的就是手术切除。胃癌的姑息性手术主要包括姑息性胃大部切除、姑息性胃切除、胃肠吻合等方式。
效果如何?
不能根治性切除的梗阻患者,通过姑息性手术可以改善进食状况,从通过静脉摄取营养过渡到经口进食,通常可以摆脱仅依靠静脉输液提供所需能量的状况,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对于出血的患者,手术可以阻止急性大出血或慢性出血,从而避免患者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或者慢性消耗。穿孔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避免疼痛等症状。
然而,患者需要了解,从长远来看,姑息性手术通常不能延长生存期。中晚期患者身体状况常不佳,很可能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由于患者病情晚,出现其他部位转移的可能性较大,术后短期内如果发现其他部位转移,再次手术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因此,除非是有紧急情况,医生通常对姑息性手术的选择还是很慎重的。
总之,胃癌的姑息手术可以解决一些危急情况,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中晚期患者,医生通常仍采用放化疗为主的全身治疗,根据患者情况有选择性地考虑进行姑息性手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韩超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