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胃癌,可以用疫苗吗?

人体在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会产生一些保护性物质,例如抗体、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等,当再次接触病原菌时,免疫系统会快速制造更多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简单地说,接种疫苗可以抵御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许多癌症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比如,大部分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有关[1]鼻咽癌的发生与 EB 病毒感染有关[2]。那么,哪些病原微生物与胃癌相关,接种疫苗可以预防胃癌吗?

疫苗研制首先发力幽门螺杆菌

1994 年,幽门螺杆菌被列为第Ⅰ类致癌因子。在发展中国家,近 80% 的儿童(不满 10 岁)和超过 90% 的成年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3][4]。幽门螺杆菌感染成为促进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制成为预防胃癌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全菌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联合疫苗等。

幽门螺杆菌疫苗仍待探索

幽门螺杆菌疫苗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我国学者[5]建立的“基因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也顺利完成了 Ⅲ 期临床研究,成为世界首个完成 Ⅲ 期临床研究的幽门螺杆菌疫苗。该疫苗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对 4464 名试验者进行疫苗接种后,71.8% 能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该疫苗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但是,幽门螺杆菌疫苗在临床试验中仍面临一些问题,效果尚不尽如人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辅助疫苗发挥作用的佐剂会带来不良反应、疫苗激发体内免疫力的免疫原性仍较弱等。

小结

幽门螺杆菌疫苗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虽然目前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其应用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相信未来一定能研制出安全有效的幽门螺杆菌疫苗,这也是预防胃癌发生的重要一步。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5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