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致癌的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治?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公认的胃癌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每年新发现的胃癌中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中约 15%~20% 发生消化性溃疡,5%~10% 发生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消化不良,约 1% 发生胃恶性肿瘤[2][3][4]。因此,对一些合适的人群,医生会建议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哪些人群需要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对于以下人群,医生一般会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如果检测有感染会建议进行根除治疗。

然而,并非所有人群都能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获益:对于非萎缩性胃炎或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潜在获益下降;对于超过 70 岁者,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会增加,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权衡。

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医生一般会在以下方案中选择,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 标准三联治疗方案:即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疗程一般为 7~14 天。一般会在治疗结束 4~6 周后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该方案是克拉霉素耐药较低地区的首选方案,但耐药性等问题会严重影响其疗效。
  • 含铋剂的四联治疗方案:是指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四环素+甲硝唑,疗程一般为 10~14 天。治疗结束停用质子泵抑制剂至少4周、停用抗生素至少2周后,一般会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该疗法既往被作为二线或者补救治疗方案,但近年来国内外将其作为一线治疗也取得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在克拉霉素耐药性较高的地区。
  • 序贯疗法二联治疗:在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治疗5天后,接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甲硝唑 5 天。疗程结束1个月后,通常会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序贯疗法可克服克拉霉素耐药问题[2][3]
  • 伴同疗法:是指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疗程一般为7~10天。这是另一个被证明对克拉霉素耐药有效的方案,并且中途不会改变用药,但由于同时应用 3 种抗生素,考虑其不良反应可能较多,我国尚未采用。
  • 益生菌联合抗菌:标准疗法中联合使用益生菌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可减少治疗所致不良反应,可能成为目前一个“有力武器”,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一般。
  • 中医疗法:采用黄芪建中汤等健脾益胃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明显降低。连翘、黄芪、枳实、三七、大黄、桂枝、元胡、石榴皮、马鞭、地榆等中药对幽门螺杆菌也有不同程度抑致作用。丹参、乌梅、白芍等与含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的疗法联用可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4]

对于经评估和检测后需要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人群,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考虑当地对药物耐药的特性,选择治疗方案。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自行选择药物服用,以免延误治疗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更新于 2021-09-16

参考文献 共 4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