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痛胃镜?

许多人对胃镜“闻之色变”,对其一味躲避甚至延误了疾病诊断。实际上,胃镜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痛苦,并且,无痛胃镜的出现更是令患者于不觉中就完成了检查。

其实,无痛胃镜并不神秘,就是在普通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先由医生通过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短效麻醉剂,帮助患者迅速进入镇静、睡眠状态,在毫无知觉中完成胃镜检查,并在检查完毕后迅速苏醒。由于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感觉不到不适,可以避免其在不适状态下不自觉躁动引起的机械损伤,特别适合心理紧张、胆怯的患者。

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是怎样的?

接受检查者要提前禁食、禁饮 6 小时以上,检查时采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头垫低枕,松开领口及腰带,取下义齿。患者需要口服利多卡因胶浆(Lidocaine Mucilage),麻醉医生会通过一根导管(鼻导管)给患者吸氧,然后通过静脉输液通道推注麻醉药物,通常是丙泊酚(Propofol),接着患者会逐渐入睡。随后,医生就开始实施胃镜检查了。麻醉医生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会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即血液中氧的含量)、心电图等进行严密监测,并通过调整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没有恶心、呕吐、躁动等不配合现象,在最终完成胃镜检查后使患者恢复清醒状态。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有何区别?

普通胃镜检查时绝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常有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无痛胃镜就是在普通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了麻醉,患者可以很快进入鼾睡状态,并且麻醉后咽部的肌肉较松弛也有助于胃镜推进。总结一下,无痛胃镜具有以下优势:

  • 避免了非麻醉下胃镜检查带来的各种不适以及由此造成的机体应激反应和精神创伤。
  • 避免了因患者不能耐受而中断检查,并且,全麻状态下患者安静且完全松弛,医生进镜容易,对咽喉部的黏膜损伤也小,会消除因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产生的并发症,例如血压升高、心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穿孔、吸入性肺炎等。
  • 全麻下,胃肠蠕动明显减慢,有利于医生仔细观察病灶,从而降低漏诊率、误诊率。
  • 增加了受检人群的范围,尤其适合儿童、精神分裂症等不能配合检查者。

丙泊酚作为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的主要药物,对心血管具有一定作用,可以降低患者血压、减慢心率,一般不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现象。有些患者在应用丙泊酚后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药物起效后疼痛感觉会消失。

无痛胃镜可能有什么风险?

除了普通胃镜的风险及并发症外,无痛胃镜的最主要风险来源于麻醉。目前常用的麻醉药都具有抑制呼吸的作用,无痛胃镜检查中所应用的药物可以减慢呼吸、降低血氧饱和度,甚至可导致呼吸暂停。因此,医生在麻醉时以及胃镜进入食管后都会使患者的头部后仰、下颌托起,保持呼吸通畅,插镜前也予以充分吸氧。若患者的呼吸道出现很多分泌物,医生会及时将其吸出,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检查中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呼吸、意识及血氧饱和度。

另一个风险是误吸。因此会要求患者在检查前必须禁食水 6 小时以上,患有幽门梗阻者禁食水甚至要延长到 12 小时以上,以免在检查过程中胃内容物反流入气管造成误吸。

由于无痛胃镜麻醉时间较短,麻醉风险要比长时间全麻的外科手术小很多,因此全麻后的昏迷谵妄幻听幻视、躁动等都极为少见。

检查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最好有人陪伴,在患者从检查室出来后搀扶其静坐休息,喝一杯温开水。无痛胃镜术后 8 小时内患者禁食辛辣食物,不能饮酒,检查后的 24 小时内不能进行有危险性的行为,例如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机械操作和从事高空作业,最好不要做需要精算和分析的工作。

无痛胃镜虽然也有风险,但医生会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其发生率,考虑到其优势,患者可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考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于淼参与撰写)

更新于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