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稳定的冠心病,如何治疗?

通常所说的冠心病病情比较稳定,是指近期症状没有明显变化,一般包括以下 2 种情况:

  • 在近 2 个月内,没有明显症状,或者虽然有心绞痛、但是发作比较规律(稳定型心绞痛)。
  • 虽然有过心肌梗死,但治疗后处于稳定的康复阶段。

这种情况,需要终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针对冠心病本身,还需要根据病情采取以下治疗。

确诊后,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一旦被诊断为冠心病,无论是否手术,都要开始服药,并且要遵医嘱坚持长期服药。

除了可能要服用降血压、降血糖药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外,还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针对冠心病的 6 大类药物:抗血小板药、调脂药物、β 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

药物如何发挥作用?

血液中的脂质成分沉积在冠状动脉内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是造成冠脉狭窄的主要原因。当狭窄严重、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心肌出现缺血损伤,引起“心绞痛”症状。更危险的是,斑块突然破裂,血小板在破裂处聚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堵塞、血流中断,心肌出现严重缺血和不可逆转的坏死,这就是“心肌梗死”。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在上述不同环节中发挥作用,因此可以预防血栓、减少心肌梗死,并减轻冠心病的症状。

冠心病用药包括哪些?

抗血小板药是冠心病的基本用药之一,阿司匹林就属于这类药物。

冠心病患者要遵医嘱坚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原因是,血栓是导致冠状动脉、脑血管等堵塞的“罪魁祸首”,这类药物能阻止血栓形成,坚持服药可以降低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风险,也会降低死亡风险。

  • 调脂药物

确诊冠心病后,无论血脂是否升高,也要遵医嘱坚持服用调脂药物,主要包括:

调脂药物的作用主要是两方面:

  • 降低血中“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是导致冠心病最主要的原因。
  • 他汀类药物还能使血管壁上的斑块稳定,避免它破裂,这就避免了后续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堵塞。
  • β 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的药名中常带有“洛尔”,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包括规律发作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康复期以及出现心功能不全等情况,只要没有禁忌证,一般都要服用。

β受体阻滞剂主要有以下作用。

  •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无法满足心肌需要,会导致心绞痛症状。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从而减少心肌耗能,由于心脏舒张时间变长,也可以有更多血液在舒张期流向心肌,因此有助于缓解心绞痛症状,预防心肌梗死。
  •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微观结构会出现病态变化(心肌重塑),使心脏变大、心功能变差、出现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可以阻止心肌重塑,用于心力衰竭者可以延缓心功能恶化。
  • 硝酸酯类药物

这类药物能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液供应,从而减轻心绞痛症状,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类。

在心绞痛发作时紧急使用的硝酸甘油属于短效药物,用后几分钟内起效。医生还可能建议日常规律服用长效药物,以预防心绞痛发作,并减轻疼痛。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药名通常带有“普利”,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 的药名常带有“沙坦”。这两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还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重塑。

如果冠心病患者同时患有心力衰竭、高血压,或者曾发生过心肌梗死,医生常会选用这两类药物之一。伴有心力衰竭者使用它们,死亡率会明显降低;发生过心肌梗死者,这两类药物也能预防再发心肌梗死、减少心力衰竭导致的住院和死亡。

  • 钙通道阻滞剂

这类药物的名字常带有“地平”、“帕米”,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下面几种情况下,医生可能推荐使用:

血管狭窄或堵塞时,实施手术

哪些情况需要手术?

随着病情进展,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通常需要手术。

  • 检查发现有心肌缺血,并且引起这个部位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狭窄位于血管的关键部位、或者有狭窄的血管数量较多。
  • 遵医嘱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可以是数周或数月,心绞痛没有明显缓解、仍然有心绞痛无法耐受、或者心功能变差。心功能变差,可以是患者自己感到体力变差,或者是通过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发现。

手术怎么做?

冠心病患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使血管重新畅通,恢复心肌血液供应。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俗称“放支架”。医生穿刺患者手腕或大腿的血管后,插一根导管到冠状动脉,然后送入“支架”把堵塞的血管撑开,使血流恢复。有时,也可能采取一些其他手段,例如,放入一个球囊,充盈后对血管内的斑块挤压,并使血管扩张,管腔变大(球囊扩张);或者使用专门导管,把冠脉内的新鲜血栓抽吸出来(血栓抽吸)。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俗称“搭桥手术”。这是一种开胸手术。医生会从身体其他部位取一根血管,在堵塞的血管旁边“搭一座桥”,也就是重建一条新路,使血流恢复畅通。

一般情况下,首选做微创的介入手术,不适合时会考虑搭桥手术,例如,冠状动脉病变复杂,在重要部位或多处有狭窄或堵塞。如果心脏同时有其他问题需要做外科手术,医生也会建议做搭桥手术。作为患者,需要做的就是听从医生建议,接受适合自己的手术。

手术的效果如何?

冠状动脉通畅后,多数患者的症状会消失,坚持服药可以维持病情不进展。但是,少数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减轻,也可能血管又出现狭窄或堵塞,需要再次手术开通血管。

手术后,及时开始心脏康复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放支架)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手术)后,就可以开始心脏康复治疗。

心脏康复怎么做?

心脏康复是对心血管病的综合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 改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戒烟、合理饮食、科学运动。
  • 规范用药。这是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基础。
  • 重视心理健康。除恢复心脏功能外,心理健康也很重要,二者统称为“双心健康”。在心理健康方面,医生会注意帮助改善精神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 提高生活质量。医生会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质量。例如,解答关于性生活的疑问。
  • 职业康复。指导怎么适应社会、恢复工作。

心脏康复效果如何?

手术后及时开始规范的心脏康复,可以防止血管再次狭窄,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2]。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或者手术后,坚持心脏康复治疗,可以使 5 年内的死亡率降低 21%~34%[3]

更新于 2021-09-17

参考文献 共 3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