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医生常用的抗凝药物

有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叫做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可用来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

使用频率高的抗凝药物包括:肠道外抗凝药(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直接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达比加群酯等)。

肝素

医生最常用的静脉抗凝药是肝素。肝素主要通过与一种抗凝血物质(叫做抗凝血酶 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有活性的某些凝血因子(凝血因子 Ⅱ、Ⅸ、Ⅹ、Ⅺ 和 Ⅻ)抑制作用,阻截凝血过程,防止血栓的形成。

因为肝素口服不能吸收,而且作用持续时间短,所以多为持续静脉点滴给药,也可以皮下、肌内注射。

肝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用药过多可致自发性出血,故用药期间医生会间断采血化验凝血时间,调整剂量。还有一个危险的不良反应是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用药期间医生会监测血常规,观察血小板变化。

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

在皮下注射的抗凝药中,最常用的是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癸钠。低分子肝素有抗凝血因子 Ⅹa 和 Ⅱa 活性的作用;磺达肝癸钠有抗凝血因子 Ⅹa 活性的作用,凝血因子被拮抗后,血栓过程难以继续,血栓也就不能形成了。

华法林、直接口服抗凝药

口服抗凝药中,最年长的就是华法林,因为抑制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 而具抗凝血的作用。但是,华法林起效慢,一般口服 3 天后开始发挥作用,需要间断采血化验凝血指标调整剂量,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而且很多食物、药物可以增强或减弱华法林的作用。也就是说,华法林的作用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疗效不稳定。

直接口服抗凝药,通过直接抑制凝血因子 Xa(这类药包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或抑制凝血因子 Ⅱa(这类药包括达比加群酯)中断凝血过程,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它们的优势在于口服后立即起效,不需要采血监测凝血指标,也不易受食物、药物影响。但是由于这些药需要经过肾脏排泄,对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要求,用药期间需要监测肾功能,以防因肾功能不全导致药物在体内滞留,增加出血等副作用的发生。目前这些新药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华法林

急性深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方案分为传统抗凝治疗和直接口服抗凝药治疗。传统抗凝治疗方案指的是肝素+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或磺达肝癸钠 + 华法林,这些方案中的两药要重叠使用一段时间,直到华法林达到目标范围。

直接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可以直接口服使用,不需要重叠使用其它抗凝药;但达比加群酯需要与低分子肝素重叠使用一段时间。

综上所述,医生现在有许多抗凝药物和治疗方案可以选择,并且未来新药物也会越来越多。但如果使用不当,每种药物都可能导致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千万不要自己随意选择抗凝药物,必须严格遵医嘱治疗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杜瑶医生参与本文撰写

更新于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