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阳康后,感觉自己“变傻了”?

不少人在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在发病(比如高热、乏力、头晕)的阶段,都会觉得晕晕乎乎的,大脑“仿佛被蒙上一层雾”,似乎停止了运转。

甚至有不少人在“阳康”以后,依然感觉“大脑转不动”、“好难理解啊”、“转眼就忘了”以及“好像变傻了”!

(图片来源:网络)

难道,感染新冠后,会“一阳傻三月”?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

PART1“脑雾”是什么?

“脑雾”的字面意思很形象:脑子里就像被一层浓雾笼罩。

它其实并不是一个新名词,而是已经存在了十几年。曾经,持续的脑震荡患者、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会使用“脑雾”来描述自己的症状。

2022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新冠肺炎个人康复指南》中也提到了“脑雾”这个词,用来表示新冠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的集合,主要表现为思维能力和认知方面的各种困难[1],比如:

——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无法集中

——思维和反应迟缓、模糊、混乱

——总感到精神疲劳

……

比如,一位新冠抗原阳性的考生在考场上发现“脑子无法转动”,“脑子里面什么东西也调不出来”,有一种“脑子烧坏了”的感觉[2]。而北京市一位消费者的表现则更加直接——给自己点了两份相同的外卖,“感觉自己变傻了”[3]

PART2“脑雾”是什么原因?

“脑雾”,从医学上来说,叫认知障碍,它可能由很多不同的原因引起,如过度劳累、久站久坐、长期酗酒、睡眠不足等等。

虽然具体机制还不明确,但有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炎症和免疫反应会影响嗅神经、嗅觉皮质以及海马体、海马旁回(负责记忆的存储和提取)等区域[2],也可以侵袭大脑中的“星型胶质细胞”,进而影响理解力、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4][5]

与此同时,人的大脑对缺氧和缺血都十分敏感。新冠病毒感染后会引起缺氧以及组织器官缺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也可能引起多器官尤其是大脑损伤[6]

PART3“脑雾”会持续很久吗?

我们通常所说的“后遗症”,一般是指在疾病恢复期之后,依然存在的、长期无法恢复的组织缺损或功能障碍,一般会伴随终生。

而“脑雾”是否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后遗症”,还无法下定论,最多可以称之为“新冠长期症状”(长新冠,Long Covid)。

除了更为常见的疲劳以外,研究表明,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约有20%至30%人表示存在“记忆力缺陷”、“认知受损”和“注意力难以集中”[6]

大多数的新冠症状会在感染后的2至3个月以内逐渐消失。但多个研究发现,虽然概率很小,但“认知受损”依然可能持续到新冠病毒感染6个月以后[7]

PART4 如何缓解“脑雾”?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如果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了“脑雾”的相关症状,以下办法可能会有所帮助[1]

1.尽量减少干扰

试着在一个无背景干扰的安静环境中工作。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使用耳塞。如果在阅读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可以用纸遮住部分内容,或者用手指做标记。

2.在不累的时候干活

要完成一项需要思考的工作时,请安排在不太疲时进行。例如,如果你一天下来感到疲倦的话,请选择在早上完成此项工作。

3.经常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如果已有疲劳感,请缩短工作时间并休息一下。

4.设定合理的目标

有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保持动力。设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比如每天只读五页书。

5.制定时间表

尝试制定每日/每周任务计划,这有助于你提前做好活动安排。做好记录,或将事情分解成一个一个部分,也会有所帮助。

6.适时奖励自己

当实现某个目标时,简单地奖励一下自己,比如喝杯茶或咖啡、看看电视或散个步。

7.一次只做一件事

不要急于求成或试图一次获取太多信息,这可能造成顾此失彼甚至错误。

8.使用小工具进行辅助

比如笔记本、日历等,来帮助记忆。

9.进行脑力锻炼

可以尝试新的爱好、拼图、文字数字游戏、记忆练习或阅读来帮助思考。

此外,接种至少两剂新冠疫苗,可以将新冠长期症状的发病率降低一半 [8]。而即便已经“阳”过,再接种新冠疫苗,依然可以缓解相关症状[9]

当然,如果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丧失感觉障碍癫痫发作等),或者相关症状迟迟无法自行缓解,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

愿我们都能早日摆脱“脑雾”的影响,早日回到那个思维敏捷、冰雪聪明甚至过目不忘的自己!

更新于 2023-01-17

参考文献 共 9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