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甜味剂,也叫代糖,是一类用来代替蔗糖以增加食物和饮料甜味的物质。因为人工甜味剂比蔗糖甜很多倍,所以达到同样的甜味需要使用的量会少很多(仅为蔗糖的两百到两万分之一)。
早期研究发现,甜蜜素与糖精联合使用能够在动物实验中引起膀胱癌,由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关于人工甜味剂和癌症相关性的问题。然而,后续的致癌性研究(检测一种物质是否会致癌的研究)结果并没有证明其与癌症的相关性。同样,对其他甜味剂的研究也未能显示与癌症有关。
以下是一些不同类型的人工甜味剂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证据:
糖精
20世纪70年代早期,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大鼠身上进行的研究发现,糖精与膀胱癌的发生有相关性,尤其是在雄性大鼠身上。然而,机制研究(研究一种物质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表明,这些实验结果只适用于大鼠。人类流行病学研究(对人群中疾病的模式、原因以及控制方法的研究)显示,并未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糖精与膀胱癌的发病率有关。
因为大鼠膀胱癌发生的机制与人类不同,而且也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糖精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结论。因此,在2000年,美国国家毒理学项目的致癌物报告中删除了糖精,至此结束了它从1981年被列为人体致癌物的命运。
阿斯巴甜
198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了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因为许多试验表明它在实验动物中不会引起癌症或产生其他毒性作用。
2005年的一项研究提出了高剂量阿斯巴甜可能导致大鼠发生淋巴瘤和白血病。但在回顾分析了此项研究之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现了其中的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并没有改变先前关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结论。
2005年,美国国家毒理学项目报告说,阿斯巴甜在两种转基因小鼠体内并不会导致肿瘤,也不会影响它们的存活。
2006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分析了美国50多万退休人员的饮食和健康研究数据,数据表明增加含阿斯巴甜饮料的摄入量与淋巴瘤、白血病或脑肿瘤的发生无明显关联。
2013年,一项流行病学综述也指出,使用阿斯巴甜与癌症的发病风险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在1998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作为特定食品类型的甜味剂使用。随后,在1999年三氯蔗糖被批准作为通用的甜味剂。
目前,三氯蔗糖的安全性已被广泛证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审查了110多项三氯蔗糖安全性的研究,以支持批准使用三氯蔗糖作为通用的食品甜味剂。
然而,在2016年,有实验室报道显示高剂量三氯蔗糖会增加雄性小鼠血液肿瘤的发生率。
安赛蜜、纽甜和爱德万甜
美国目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另外三种人工甜味剂包括:
- 安赛蜜在1988年被FDA批准用于制造特定类别的食品和饮料,后来在2002年被批准作为一种通用甜味剂使用。
- 与阿斯巴甜类似的纽甜在2002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作为一种通用甜味剂使用。
- 爱德万甜,也是一种与阿斯巴甜类似的甜味剂,在2014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作为一种通用甜味剂使用。
在批准这些甜味剂之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审查了针对每种甜味剂进行的大量安全性研究,其中包括评估癌症风险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显示,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甜味剂会导致癌症或对人类健康构成任何其他威胁。
甜蜜素
大鼠实验的研究提示,甜蜜素有可能会增加人体发生膀胱癌的风险,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1969年禁用甜蜜素。
在重新检测了甜蜜素的致癌性并对其他相关数据进行评估之后,科学家们得出结论,甜蜜素并不是一种致癌物质,也不是一种协同致癌物(一种能增强致癌物质作用的物质)。
目前,食品添加剂申请书已经提交给食品药品管理局,要求重新批准甜蜜素的使用,但是这份申请书目前仍处于被搁置的状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甜蜜素有所顾虑,与致癌作用无关,可能是一些其他潜在危害。
参考文献 共 1 篇
[1]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Cancer[DB/OL].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auses-prevention/risk/diet/artificial-sweeteners-fact-sheet,2016-08-10/201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