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的确,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的输注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化疗过程中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当出现这些不良反应时,该如何处理?

过敏反应

化疗过程中,最可怕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比如紫杉醇,它的过敏反应多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荨麻疹低血压。当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时,有可能需要进行抢救。

消化道症状

消化道的不良反应会有恶心、呕吐、食欲减低、腹泻、便秘等。比如氟尿嘧啶,容易令患者出现腹泻。在临床上,一般进行对症处理,止吐药物可以有效减轻恶心呕吐。便秘严重者,化疗前 3 天就可以服用通便药物。

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血色素下降等。有时,严重的副反应可以使上述细胞远远低于正常值,需要紧急处理。一般来说,临床上多用升白细胞针和升血小板针来处理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等症状。当血小板严重下降时,予以直接输注血小板。当血色素下降明显时,可以直接输红细胞进行治疗。

脱发

这个可能是比较直观的化疗不良反应了,给患者身体形象和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导致脱发的药物如长春新碱、氨甲蝶呤等。一般为了预防脱发,在化疗同时给患者带上冰帽,使头皮冷却,局部血管痉挛,减少药物到达毛囊而减轻脱发的反应。

药物外渗

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渗漏到静脉以外。具体表现为局部的剧烈疼痛、组织坏死以及溃疡形成。如果出现药物外渗,应立即进行局部冷敷,并用局部麻醉药物进行封闭、如意金黄散外敷等。针对这种不良反应,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应用中心静脉导管。

肺毒性

引起肺脏毒性作用的药物有博来霉素丝裂霉素。这时候,可以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进行有效的治疗。

心脏毒性

引起心脏毒性最常见的药物是蒽环类药物,其中最常见的药物是阿霉素,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包炎等。心脏毒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应用心肌保护剂、维生素 E 等均可降低心脏毒性作用。在化疗前必须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患者既往的心脏病史等。

肝脏毒性

化疗药物可以引起肝功能的异常,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升高,大剂量化疗药物都会引起肝脏的纤维化。对于肝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是在化疗时通过静脉或者口服护肝药。

肾脏毒性

化疗药物引起肾脏毒性的表现为血清肌酣、尿素氮的升高、蛋白尿等,甚至可以出现肾功能衰竭。其中,顺铂引起的肾毒性较为常见,在应用该药时需要输注大量补液,进行利尿等治疗。

膀胱毒性

常见引起膀胱毒性的药物是环磷酰胺。表现为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偶尔还有血尿等。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应用保护剂,并且进行化疗前水化、利尿。

神经毒性

发生神经毒性时,患者可有四肢感觉异常,反射消失,肌无力、行走颠簸等表现。常见的药物有长春新碱氟尿嘧啶等。处理方法主要是停药、更换化疗药物以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远期毒性

远期毒性主要包括致癌作用、不育和致畸。比如在使用亚硝脲类药物时可能发生第二种恶性肿瘤,主要是白血病。另外,使用许多化疗药物如烷化剂可发生性腺功能障碍。对于这些不良反应,我们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前考虑到这些可能,特别是儿童患者和年轻的成年患者

综上,这些就是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希望患者了解之后,对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不必太恐慌。只有配合医生进行处理和治疗,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的出现,实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更新于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