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有哪些放疗手段? (1)

脑肿瘤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胶质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松果体区肿瘤、原发中枢淋巴瘤脑膜瘤颅咽管瘤、神经瘤等。放疗在脑肿瘤的治疗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放疗可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目前,在脑肿瘤治疗中有多种放疗手段,主要介绍如下:

三维适形放疗和适形调强放疗

目前,这两种放疗技术在脑肿瘤治疗的应用中最为广泛,适应症最广。三维放疗和调强放疗技术可应用于全脑及全中枢放疗,也可进行局部放疗,适用于多种良、恶性脑肿瘤的治疗。其中,调强放疗技术相对于三维适形放疗具有更好的靶区覆盖,能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伽马刀治疗

伽马刀治疗是传统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stereotactic surgery,SRS),利用钴 60 放射源发射出来的 γ 射线进行一次性大剂量的聚焦照射,使靶区产生局灶性坏死,达到摧毁病变,治疗疾病的目的。 

伽马刀治疗适用于肿瘤直径<3 cm、形态较为规则(球形或者偏球形)的病变,可应用于垂体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良性肿瘤,以及脑转移瘤、复发胶质瘤恶性肿瘤的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初诊的胶质瘤和生殖细胞瘤,无论肿瘤大小,均不建议进行伽马刀治疗

X 刀治疗

X 刀治疗属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一种。利用直线加速器放射出来的 X 线进行大剂量的聚焦照射,因为体位固定较伽马刀更为简单,除单次大剂量照射外,还可以进行多次、较大剂量的照射。

X 刀治疗适用于肿瘤直径 <5 cm 的肿瘤,可应用于垂体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良性肿瘤,以及脑转移瘤、复发胶质瘤恶性肿瘤的治疗。

与伽马刀相比,X 刀治疗的精度稍差,剂量梯度下降稍缓。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初诊的胶质瘤和生殖细胞瘤,无论肿瘤大小,均不建议进行 X 刀治疗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 therapy,TOMO)

TOMO 治疗简称托姆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螺旋 CT(computed tomography ,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方式治疗癌症的放射治疗设备。

TOMO 治疗的步骤是,首先患者使用体位固定装置平躺在治疗床上,每次治疗前先进行 CT 螺旋扫描,然后根据 CT 扫描图像与定位 CT 图像比较,机器会自动修正摆位误差,最后像螺旋 CT 扫描一样,射线逐层围绕肿瘤进行 360 度旋转聚焦照射。

TOMO 治疗的优点主要如下:

  • TOMO 治疗能更好地提高肿瘤照射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和适形性,可以更好地保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减轻放疗所致的毒性反应。
  • 通过放疗前 CT 扫描,与定位 CT 进行配比,自动调整摆位误差,可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同时,放疗过程中可以随时观察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变化情况,可以快速修改和调整治疗计划。
  • TOMO 治疗范围广泛,一次治疗的肿瘤范围可以像螺旋 CT 扫描那样长达 160 cm,可治疗的横断面直径最大可到 60 cm,在 60 cm(直径)× 160 cm (长)的范围内都可以实现最精确的调强放射治疗,而传统加速器通常一次只能治疗 40 cm × 40 cm 以内的区域。

因此,TOMO 治疗除了能完成全身各部位、多种肿瘤的精确放疗外,还是目前唯一可以一次完成全中枢照射、全骨髓照射和多个靶区同时治疗的放疗设备。在需要进行全中枢照射的儿童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放射治疗中,TOMO 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

更新于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