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复发的脑膜瘤?

虽然脑膜瘤大部分是良性肿瘤,但是脑膜瘤的复发并不少见。不同的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病理级别、不同切除程度的脑膜瘤都可能在手术后再次复发。

随着脑膜瘤病理分级的增高,以及肿瘤的残留等多种因素的存在,长时间随访发现脑膜瘤的复发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比例。

对于治疗复发的脑膜瘤,需要经过多学科讨论,特别是神经外科医生、放疗科医生以及化疗科医生共同参与的多学科团队,根据复发脑膜瘤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放疗

对于颅脑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复查发现的体积较小的复发脑膜瘤,特别是症状不太明显,直接手术切除风险比较大的部位,或者肿瘤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小于 2 mm/年),可以先进行放射治疗,抑制脑膜瘤继续生长。

对于多发、范围较广的复发脑膜瘤,手术无法完全切除,则外放射治疗是标准的治疗方式,质子放射治疗也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手术切除

在脑膜瘤复发后,何时进行再次手术治疗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以下情况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 脑膜瘤复发后体积太大,不适合放疗
  • 复发的脑膜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经过放射治疗仍然继续生长。

对于曾经手术治疗,且放疗后再次复发的脑膜瘤,再次手术会发现肿瘤与周围结构粘连的更加紧密,特别是存在肿瘤位于颅底位置、体积较大等因素时,手术风险就会相应地增大[1]

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针对复发的脑膜瘤,手术和放疗是作为一线考虑的方案,目前还没有确切有效的化疗以及分子靶向药物。羟基脲、激素、干扰素 α、生长激素抑制剂类似物、贝伐单抗以及其他临床试验中的多种药物,都在无法手术和放疗的复发脑膜瘤中有一定的应用,但仅仅显示可能有轻微的治疗作用[2]

更新于 2021-09-17

参考文献 共 2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