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的电场治疗

电场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肿瘤物理治疗方法,其最早起源于以色列生物物理学家Yoram Palti教授发现“低强度(1~3 V/cm)、中频(100~300 kHz)的交变电场”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这种电场被命名为“肿瘤治疗电场(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

电场治疗的特点

电场治疗的特点是副作用低以及患者生活质量高。

电场治疗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副作用少以及患者生活质量高。

与传统化疗药物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不同,电场治疗的副作用主要是头皮的接触性皮炎,稍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头皮局部的溃疡、感染等等,大多数经过观察、调整电场贴片位置、使用激素药物或抗生素治疗都能缓解。

电场治疗的机理

机理上,电场治疗主要对肿瘤细胞内带电物质进行牵拉,使微管等重要蛋白结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能正常发挥功能,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使用电场治疗的注意事项

胶质瘤患者使用电场治疗时,需剃除头发以及清洁头皮,将两对电极紧紧贴附于头皮表面,在大脑内形成前-后、左-右两对交变电场。使用该治疗方式的患者只需要日常佩戴置于头皮的电极,并随身携带电场发生装置,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电场治疗的应用

国际上大样本的 III 期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了,肿瘤电场治疗对复发胶质母细胞瘤和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疗效:

  • 针对复发脑胶质母细胞瘤,肿瘤治疗电场的疗效不劣于化疗,按照开展临床研究当时的数据,使用化疗的复发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是 6.0 个月,单独使用肿瘤治疗电场的中位生存期是 6.6 个月[1]
  • 而针对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在接受了手术治疗和同步放化疗之后,使用替莫唑胺+电场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0.9个月,而单独使用替莫唑胺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是16.0月。
  • 此外,与单独使用替莫唑胺的患者相比,使用电场治疗+替莫唑胺维持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由5%提高至13%[2]

肿瘤电场治疗早在2013年就已经被写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指南,成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一。

而从2018 的V1版本起,电场治疗都被NCCN指南作为1类推荐用于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2类推荐用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

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首部《脑胶质瘤诊疗规范》,也推荐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使用电场治疗(1级证据)和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使用电场治疗(2级证据)。

Optune®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经美国FDA批准的肿瘤电场治疗产品,已在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及地区获批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同时其他多项应用于实体肿瘤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也在同步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它具体的适用范围,患者需要在听取医生的建议后进行选择。

更新于 2021-09-17

参考文献 共 1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