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去“牙合”从——为什么补牙要调整牙齿咬合

正所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恐怕只有经历过牙疼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健康的牙齿对我们正常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牙齿不仅可以嚼碎食物,同时对维持面部美观、辅助发音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牙齿发生病变、进行治疗时,为了恢复患者正常的咀嚼功能,牙科医生常常会进行调牙合治疗。

那到底什么是“调牙合”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调牙合那些事。

什么是“牙合”?

牙合,也称作咬合,是在神经肌肉的控制下,上下牙列之间的接触关系。

调牙合又叫“选磨”,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调改牙齿表面的一些区域,来改善牙齿和牙列上力的传导方向,从而维持上下牙列的正常接触关系。

调牙合是一种直接的、不可逆性的治疗过程。一旦调改,则无法恢复,因此需要专业的口腔医生进行操作。

什么时候需要调牙合?

讲到这里,又有人会问,那牙齿什么时候需要调牙合?

牙齿出现问题时

比如牙齿缺损,修补牙齿的时候需要调牙合;试戴新的牙冠或其他修复体的时候需要调牙合;牙齿松动,仍可保留牙齿时需要调牙合;有些人晚上睡着的时候,会有磨牙的现象,这种夜磨牙久而久之会导致咬牙合紊乱,并对颞下颌关节造成危害,这种情况也需要调牙合。

婴儿一般从 6 个月开始萌出牙齿,到 12、13 岁第二副牙齿(也就是恒牙)替换完成。

这一过程牙齿表面(釉质层)会随着食物的磨耗、碳酸饮料腐蚀、横向刷牙以及夜磨牙等一系列生理或病理因素的作用,导致牙齿出现缺损、龋坏等病症,影响上下牙列之间的接触关系。

此时需要对患牙进行治疗,并通过调牙合恢复牙齿的正常接触形态,来行使咀嚼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调牙合

当牙齿出现黑洞并发出像疼痛等“求救”信号时,则需要进行专业的牙齿治疗。

有的患者补完牙以后,发现无法正常咬物,有了咬牙合高点(咬合时高于咬合面的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牙齿早接触。

此时医生可通过正确的调牙合,去除咬牙合干扰(高点)的部分,使牙齿能够正常咬牙合,达到一种舒适的状态。

还有一部分人牙齿破坏面积比较大,则需要进行修复体治疗。在修复体佩戴过程中,也需要通过调牙合来恢复合适的咬合接触关系,达到正常的咬牙合状态。

“牙合”的重要性

牙齿松动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患者的牙(无论前牙还是后牙)会有松动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外伤或牙周炎导致。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把患牙过高的牙尖进行适量的调磨,防止患牙有创伤性咬牙合,而导致松动的牙过早脱落。

咬合过紧

当上下前牙或者后牙咬牙合过紧,影响下颌运动时,需要通过调牙合来降低潜在的咬牙合创伤

牙齿畸形

当存在牙齿过长(过长牙)、牙齿畸形(畸形牙)、牙齿歪斜(扭转牙)等形态异常的牙齿时,也需要通过调磨来改善牙齿的外形,消除其与对颌牙之间的早接触或咬牙合的干扰。

即使牙齿无症状,也需要定期检查,消除潜在的危险因子。

所谓“一白遮百丑,一牙毁所有”,一口整齐的牙列在说话、微笑时会给人带来一种美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牙列不齐的患者为了追求美观,常常进行正畸治疗。

牙齿矫正治疗结束之后,为了更好恢复咬牙合,也需要少量的调磨,从而恢复正确的咬牙合关系,减少颞下颌关节紊乱疾病的发生。

本文由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郝伟峰医生撰写

更新于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