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药治疗灰指甲,如何判断疗效?

确诊为甲真菌病,医生给开了外用药膏,那么,怎样算有所好转?如何判断药物是否有效?治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哪些因素会影响外用药物的疗效?

甲损伤的严重程度

甲真菌病导致的甲损伤表现为,甲板浑浊、增厚、变脆、表面凹凸不平、萎缩、脱落、变色,以及甲分离、钩甲、甲沟炎等多种形式。一般而言,甲受损的程度越深,外用药物的疗效就越差,所需的疗程也就越长。

甲受损的程度还与年龄、体质、是否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相关。比如,年纪较大且有糖尿病的患者,甲受损的程度就会相对更严重。

药物的作用效果

甲致密且坚韧,外用药涂抹在甲板上,很难直接作用于真菌感染的地方,尤其难以渗透到受感染的甲床深部,疗效自然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因此,药物能否直接、充分地作用在感染部位也很关键。

如何判断用药后是否有好转?

判断外用药物是否有效,需观察新生甲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好转或有效

用药后 2 周,指(趾)甲仍有损伤,但甲近端较之前光滑平整、色泽明亮、韧性增加,则可判定为“好转”或“有效”。

值得说明的是,判断外用药是否有效,需要足够的耐心。指甲从甲根长到远端,平均时间要 6 个月;而脚趾甲的生长期大概是手指甲的两倍,需要约 12 个月。甲生长的速度因人而异,有些人的甲生长缓慢,需要仔细辨认后才会发现新生甲是健康的,此时也可判定为“有效”。

无效

药物使用 3 个月后,若仔细辨认发现,病甲仍未见好转,则可判定为“无效”。此时需要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治愈标准是什么?

随着甲的生长,新生甲的颜色、质地、厚度都正常,感染甲逐渐向远端推出,通过每次修剪指(趾)甲而清除掉。最终,甲的外观完全恢复正常,甲板变得光滑、平整、色泽明亮,真菌学化验检查阴性,即可判定为“治愈”。

更新于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