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药物是甲真菌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它们本身就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若同时口服其他药物,还可能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下面我们逐一介绍3种药物的特点和服药注意事项。
特比萘芬
特比萘芬针对不同的致病真菌,有着不同的作用。
吸收特性
特比萘芬片剂口服后在胃肠道内吸收良好,不受食物影响。
药效
治疗的第一周,吸收的药物即可分布到甲板;停药后,可在甲中维持长达半年的杀菌浓度。
用法
每日 1 次,每次 250 毫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法和剂量,比如,甲真菌病不太严重时,可改为隔日一次,每次 250 毫克;仅甲远端 1/3 有病变时,改为每月服药一周,每次 250 毫克。
疗程
手指甲 2~3 个月,脚趾甲 3~4 个月。
药物相互作用
- CYP2D6 酶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药物代谢的酶,会影响许多药物的活性,如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β-受体阻滞剂(心血管系统常用药,如美托洛尔)、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一种抗抑郁药,如苯乙肼)等。特比萘芬可抑制 CYP2D6 代谢系统,影响上述药物的代谢,因此如果需要与这些药物合用,必须先咨询医生,必要时需监测合用药物的血药浓度(药物吸收后在血液中的浓度)。
- 利福平、苯巴比妥能加快特比萘芬在体内的清除及代谢,而西咪替丁则有相反作用,它们与特比萘芬合用时也要谨慎,必要时需监测特比萘芬的血药浓度,适当调整用量。
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可有效对抗皮肤癣菌、念珠菌、霉菌等多种致病菌。
吸收特性
伊曲康唑是胶囊,空腹服药吸收不好。建议您在饭中服用,或在饭后立即服用。用全脂牛奶或可乐送服可提高吸收率,这是因为,伊曲康唑是脂溶性药物,且酸性环境可以提高药物吸收。
药效
治疗开始 1 周后,即可在甲中检测到药物;停药后,仍能在甲内维持长达半年的有效抑菌浓度。
用法
一般采用冲击疗法,即每月服药 1 周,每日 2 次,每次 200 毫克。然后停药 3 周,下月继续服药1周,用量与之前相同。
疗程
手指甲 2~3 个月,脚趾甲 3~4 个月。
药物相互作用
禁止联用或有较高风险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西沙比利、奎尼丁、地高辛、阿司咪唑、多非利特、左美沙酮、咪唑斯汀、匹莫齐特、舍吲哚、特非那定等。
- 阿托伐他汀钙、白消安、洛伐他汀与伊曲康唑合用,可能增加肌病或横纹肌溶解的风险,禁止联用。
- 三唑仑、咪达唑仑与伊曲康唑合用时,会抑制三唑仑、咪达唑仑在机体的清除及代谢,使之血药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禁止联用。
- 钙通道阻滞剂(一种降压药,如硝苯地平)与伊曲康唑合用时,会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
- 诱酶药物如利福平、苯妥英钠,可明显降低伊曲康唑的血药浓度。伊曲康唑与这类药物合用时需谨慎,必要时需要监测血药浓度。
联用注意事项
胃酸减少时,会影响伊曲康唑的吸收。因此,氢氧化铝等抗酸药,应在口服伊曲康唑至少 2 小时后再服用。胃酸缺乏的患者,如某些艾滋病患者及服用酸分泌抑制剂(如 H2 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服用伊曲康唑时最好与可乐同服。
氟康唑
氟康唑常用于对抗念珠菌等酵母菌感染,对皮肤癣菌感染也有效。
吸收特性
氟康唑的治疗效果与进食无关,饭前饭后服用均可。
药效
口服给药后,药物很快就会分布到组织中,可逐渐穿透至甲内,发挥抗真菌活性。
用法
每周服药 1 次,每次 150~300 毫克。
疗程
需治疗 3~6 个月。
药物相互作用
- CYP2C9和CYP3A4都是人体内参与药物代谢的酶。氟康唑能抑制 CYP2C9 的作用,也能轻微抑制 CYP3A4 。氟康唑与经 CYP2C9 酶代谢的药物合用时,可使它们的血药浓度升高,所以联用时应先咨询医生,必要时监测后者的血药浓度。
这类药物主要有:苯妥英钠、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吡罗昔康)、抗凝药(华法林)、水溶性他汀类药物(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磺酰脲类降糖药(甲苯磺丁脲、氯磺丁脲和格列吡嗪)、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等。
- 氢氯噻嗪可提高氟康唑的血药浓度;利福平、异烟肼可降低氟康唑的血药浓度。氟康唑与它们合用时应谨慎,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适当调整用量。
- 禁止与西沙比利合用,因为可能诱发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与肝毒性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口服降糖药(甲苯磺丁脲、罗格列酮)、降压药(甲基多巴、肼苯达嗪、普利类)、抗凝药(华法林)、抗血小板药(塞氯匹定、氯吡格雷)、抗心律失常药(地尔硫卓等)、调脂药物(烟酸、他汀类)等合用,可增加肝损伤的发生率。因此,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每两周复查一次肝功能。
除了上述 3 种常用药物外,还有一些药物(如灰黄霉素和酮康唑)曾用于治疗“灰指甲”,但由于毒副作用大,临床已不再使用。
口服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由专业医生指导。除了皮肤癣菌和念珠菌,如是其他霉菌感染所致,医生可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临床上还有一些新型的抗真菌药物,对皮肤癣菌有效,如棘白菌素类、泊沙康唑、艾沙康唑等。但它们的价格昂贵,一般不用于治疗甲真菌病,而是用来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目的是抢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