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因某种细菌数量过多而造成阴道内细菌失衡,所引起的混合感染。从未有过性生活的女性也可能患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常见症状有哪些?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灰白色,稀薄、均匀,有鱼腥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外阴瘙痒或烧灼感,严重者出现脓性白带。
您可能会疑惑,阴道感染性疾病通常是炎症,为什么不称为细菌性阴道“炎”(当然,老百姓还是习惯叫细菌性阴道炎),而称为“细菌性阴道病”呢?称“细菌性”是因为阴道内本身就有大量不同的细菌存在,该病就是因为这些细菌失衡引起了混合感染;称“阴道病”是因为该病在临床及病理特征上均无炎症性改变,在临床查体时可以看到,阴道黏膜并无充血等炎症表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患者得了细菌性阴道病时,阴道内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而其他微生物(主要有加德纳菌、动弯杆菌、普雷沃菌等厌氧菌及人型支原体,其中以厌氧菌居多)大量繁殖,数量可增加 100~1000 倍。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使阴道分泌物的生化成分发生显著变化:阴道内 pH 值(酸碱度)升高,胺类物质(尸胺、腐胺、三甲胺)、有机酸及某些酶类(黏多糖酶、唾液酸酶、磷脂酶、IgA 蛋白酶等)增加。
- 阴道内 pH 值升高所致碱性环境不利于乳杆菌的粘附和生长,从而进一步有利于加德纳菌等厌氧菌的生长,形成恶性循环;胺类物质可以使阴道分泌物增多,引起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烧感,同时散发出鱼腥臭味,这些症状在性交后会加重。
- 酶和有机酸可以破坏阴道及宫颈的局部防御机制、溶解宫颈黏液,促进阴道及宫颈的微生物进入上生殖道,与盆腔炎症性疾病、不孕不育、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妇产科手术后感染、新生儿感染和产褥感染等发生相关。
- 外阴瘙痒等症状也会对自身带来诸多不便,影响工作和生活,而且会增加罹患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如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鉴于细菌性阴道病对妇女及其妊娠的危害性,在妇产科进行 BV 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Nugent 评分是细菌性阴道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金标准。下面对 Nugent 评分进行解读(表 1),方便大家理解。
表 1: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 Nugent 评分标准 | |||
评分 | 乳杆菌(A) | 加德纳菌和类杆菌(B) | 动弯杆菌(C) |
0 | 4+ | 0 | 0 |
1 | 3+ | 1+ | 1+ ~ 2+ |
2 | 2+ | 2+ | 3+ ~ 4+ |
3 | 1+ | 3+ | |
4 | 0 | 4+ | |
注释: Nugent 评分总分为A+B+C。正常:1~3 分;BV 中间型:4~6 分;BV:7~10 分。 |
由于并不是所有医院都有条件做 Nugent 评分。如果下列 4 项临床特征中至少 3 项阳性,其中线索细胞阳性为必备条件,也可诊断为 BV:
- 线索细胞阳性:分泌物常附于阴道壁,但粘度很低,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将阴道分泌物制成涂片置于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见到线索细胞(线索细胞是脱落的、细胞边缘不清的阴道表皮细胞,其边缘贴附颗粒状物质及各种厌氧菌,尤其是加德纳菌);
- 胺试验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加入 10% 氢氧化钾,可释放出特殊难闻的“鱼腥味”或氨味;
- 阴道内 pH 值大于 4.5;
- 均质、稀薄、白色的阴道分泌物。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细菌性阴道病的内容,请阅读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