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如何治疗?

所有诊断有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治疗吗?

并非如此,因为大约有一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并没有临床症状(比如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阴道烧灼不适等),这类患者并不需要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治疗的意义就在于减轻阴道感染症状和体征、减少女性妇科手术感染并发症风险、降低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相关感染合并症、减少其他性传播疾病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风险。

因此,需要接受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只包括:

  • 有症状的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灰白色,稀薄、均匀,有鱼腥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外阴瘙痒或烧灼感,严重者呈脓性白带
  • 妇科和产科手术前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
  • 无症状的孕妇。注意:无症状的非妊娠期患者通常无需接受治疗。

那么治疗用药有哪些呢?

  • 经典的首选方案有:
    • 口服甲硝唑片,每天 2 次,每次 400mg,共 7 天;
    • 或阴道内用甲硝唑阴道栓/片,每天一次,每次 200mg,共使用 5~7 天;
    • 或 2% 氯洁霉素膏阴道上药,每晚 1 次,每次 5g,共 7 天。
  • 替换方案:氯洁霉素口服,每日 2 次,每次 300mg,共 7 天。
  • 还可选用恢复阴道正常菌群的制剂,国内常见的有乳杆菌阴道胶囊。由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会对阴道微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在停止用药后可能会产生复发,导致再次感染。而应用乳杆菌阴道胶囊可恢复乳杆菌在阴道菌群中的主导地位,将阴道 pH 值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对阴道酸性环境进行维持,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同时能增加阴道局部防疫力,在停止用药之后也不容易发生复发。

特殊人群的用药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治疗用药

由于口服药物对生殖器官感染有益,从而降低妊娠期相关感染合并症(比如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羊膜绒毛膜炎产褥感染等)的发生风险,因此,首选治疗方案还是口服甲硝唑片,每日 2 次,每次 400mg,共 7 天;替换方案为氯洁霉素口服,每日 2 次,每次 300mg,共 7 天。

不建议对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采用阴道局部用药。

可能有人担心妊娠期口服甲硝唑的安全性,其实国内外诸多高质量的研究和分析,都尚未发现妊娠期应用甲硝唑会增加胎儿畸形或机体细胞的突变风险。但是由于国内医患对于妊娠期应用甲硝唑存在不同认识,特别是药品说明书尚未完全更新,因此建议妊娠期遵循甲硝唑采取知情选择的原则。

哺乳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治疗用药

为了避免药物吸收和从乳汁分泌影响哺乳,哺乳期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时应该选择局部用药,比如阴道内用甲硝唑阴道栓/片,每天 1 次,一次 200mg,共使用 5~7 天;或 2% 氯洁霉素膏阴道上药,每晚 1 次,每次 5g,共 7 天。尽量避免口服用药。

性伴侣的治疗

很多女性朋友可能会对性伴侣是否需要治疗产生疑惑。由于治疗性伴侣并不会改善患者治愈率,因此无须常规治疗性伴侣。但是对于反复发作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可以考虑同时治疗性伴侣。

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期间无需禁止性生活,但是如果外阴瘙痒、阴道外阴烧灼不适症状较重的患者,建议暂停性生活,避免症状加重。

治疗后要复查吗?

我们前面提到过,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意义就在于减轻阴道感染症状和体征等,因此如果并非准备行妇科手术的患者或是妊娠期患者,如果治疗后症状消失,那就无需复查随访;但是对于妊娠合并有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是需要复查分泌物、随访治疗效果的,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希望通过上面简单的讲解,能帮助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尽快和疾病说再见!

更新于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