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方案里的中药方子,权威专家来解读!

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作为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和医疗救治指南。方案中,涵盖有4个中药方子,作为治疗的重要补充。

《诊疗方案》指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本方案不可用于预防)。

那么,这几个方子究竟有什么用处?下面我们来一一解读。

1.湿邪郁肺

临床表现:低热或未发热,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治法:化湿解毒,宣肺透邪。

推荐处方:麻杏薏甘汤、升降散、达原饮。

基本方药:麻黄、杏仁、草果、槟榔、蝉蜕、连翘、苍术、桔梗、黄芩、牛蒡子、生甘草。

专家点评:

  • 麻黄宣肺兼降气而止咳喘;杏仁降气兼宣肺止咳喘。麻黄、杏仁配伍则一宣一降,调节肺的功能,宣则肺气得以呼浊,降则肺气得以吸清。
  •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
  • 槟榔降气行滞化湿。
  • 蝉蜕可疏散风热,治疗温病。
  • 连翘清热解毒,治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
  • 苍术燥湿健脾,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
  • 桔梗可清利咽喉,可开宣肺气。
  •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用于胸闷呕恶、湿热痞满、肺热咳嗽。
  • 牛蒡子可宣肺解毒、疏散风热。

全方合用,具有化湿解毒、宣肺透邪之功效。

2. 邪热壅肺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不欲饮,胸闷、咽干少痰,纳差,大便不畅或便溏。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银翘散

基本方药:麻黄、杏仁、石膏、桑白皮、金银花、连翘、黄芩、浙贝母、生甘草。

专家点评:

该方以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麻杏石甘汤为表邪未解,邪热壅肺之喘咳的基础方。方中麻黄开宣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石膏清泄肺热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二药一辛温、一辛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且都能透邪于外,合用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四药合用,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

银翘散为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代表方。选用银翘散中的君药金银花、连翘,可轻清苦寒,既可轻宣疏散、透邪解表,又能芳香辟秽,清热解毒。桑白皮可泻肺平喘;黄芩归肺、大肠经,可清肺热、燥湿、泻火解毒;浙贝母性苦寒,归肺心两经,可清热化痰止咳。全方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宣肺透邪的作用。

3. 邪毒闭肺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胸闷气促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宣肺解毒,通腑泻热。

推荐处方:宣白承气汤、黄连解毒汤、解毒活血汤。

基本方药:杏仁、生石膏、瓜蒌、大黄、麻黄、葶苈子、桃仁、赤芍、生甘草。

专家点评:

该方以宣白承气汤为底方。宣白承气汤出自于《温病条辨》,具有清肺定喘,泻热通便的作用。

肺其色应白,与大肠相表里,主宣发肃降,腑气则赖肺气的肃降得以畅通。痰热内蕴,肺气不降,则变证丛生。

方中生石膏清泄肺热;大黄泻热通便;杏仁宣肺止咳;瓜蒌润肺化痰。诸药同用,可使肺气宣降,腑气畅通,痰热得清,咳喘可止。

麻黄主入肺经,辛开苦降,能够宣降肺气,以宣为主,善散邪宣肺以止咳平喘;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可下气、祛痰定喘;桃仁可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活血祛瘀;赤芍可清热凉血、祛瘀;生甘草可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具有宣肺解毒、通腑泻热之功效,兼顾疾病湿热毒瘀的病机

4. 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绛,苔黄褐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推荐处方:四逆加人参汤、安宫牛黄丸紫雪散

基本方药:人参、附子、山茱萸,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专家点评:

疾病后期以内闭外脱、兼有神志异常为特点。四逆加人参汤可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中人参生津和阴,大补元气,复脉固脱;配合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肾阳,祛寒救逆;山茱萸涩可固脱,与人参、附子合用用于大汗亡阳欲脱之症。

另外,冠状病毒性肺炎基本病机为热毒,需辨证配合使用清热解毒、镇惊安神、豁痰开窍的安宫牛黄丸;或清热解毒,止痉开窍之功效的紫雪散

特别提醒:服用任何中药方剂前,都需要由正规中医师辨证,不可自行使用。

共同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医生陈红梅

更新于 2021-09-17

参考文献 共 1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