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痱子?痱子,也就是粟粒疹,一般在夏季或天气炎热时出现。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体比较容易出汗,如果这时候汗液不能及时排出的话,那么这些汗液就会堆积在人体的皮肤里,皮肤就会发炎。皮肤发炎后,皮肤会出现针尖大小的水疱丘疹、丘疱疹[1][2],也就是小疙瘩,这就是痱子。
    • 哪些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可能提示得这个病?根据表现不同,主要分为四种[1][2][3][4]
      • 白痱:白痱一般是针尖大小的小泡,颜色发白,因此叫做白痱。
      • 红痱:红痱一般是排列比较密集的针尖大小的小疙瘩。长红痱的部位一般会发热、瘙痒,颜色发红,因此叫做红痱。
      • 脓痱:脓痱也叫黄痱,在脓痱的顶端有针尖大小的脓疱,因为有脓,比较有特点,所以就叫它脓痱。
      • 深痱:深痱一般长得比较密集。另外,深痱长的位置和汗孔一致,换句话说,出汗孔一般是深痱长出来的地方。
    • 有哪些分类或类型?根据汗管损伤和出汗部位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白痱、红痱、脓痱和深痱。患者患有不同的类型的痱子会有不同的表现。另外,痱子堵塞汗管的深度也有不同,所以从颜色由浅到深依次可以分为:白痱、红痱、深痱[1][2]
    •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主要是因为人体所在的环境温度太高,而且还比较闷,所以在这种高温闷热的环境下,人体产生了大量的汗液。但是有时候汗液并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一旦汗液都堆积在皮肤里,就会形成不同的小疙瘩,比如:水疱丘疹、丘疱疹等。痱子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两方面[1][2]
      • 一是引起汗液增加的因素:在夏季或是在炎热的环境里工作,比如冶炼厂等;剧烈的运动,比如打篮球、踢足球、剧烈奔跑等;患有一些疾病,比如甲亢醛固酮增多症等;药物原因,比如新斯的明等。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出汗量增加。
      • 二是导致汗液不能及时排出的因素:比如皮肤堵塞等。
    • 如何治疗?患者的症状如果比较轻,等到患者离开炎热的环境后,自然而然痱子就好了,不用治疗。但是如果痒得太厉害,或者其他症状比较严重,可用药治疗。治疗的药一般有局部外用药物和全身用药两种,局部外用药物主要包括:痱子粉炉甘石洗剂、薄荷酊等;全身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抗生素等[1][2]
    • 能治愈吗?本病能够完全治愈。大多数患者在离开炎热的环境后就可以好转,也就是说,有些患者即便不治疗也能康复,只要温度降下来就可以。但是如果比较严重,那这部分患者就要考虑接受治疗,在治疗后基本都能治愈,并且一般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1]
    • 本病的患病情况如何?本病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发生的可能,但是不同类型的痱子会影响不同的人群[2]
      • 白痱:又叫结晶性粟粒疹,2 周或 2 周以下的婴幼儿患白痱的比例较高;新生儿发病率为 4.5%~9%;有的成年人也会患这种类型的痱子[2]
      • 红痱:是最常见的一种痱子,通常 1 至 3 周大的新生儿、生活在湿热环境中成人更容易患上这种痱子,成年人的发病率在 30% 左右[2]
      • 脓痱:一般是红痱发展而来的,脓痱的患病情况目前缺乏相关数据。
      • 深痱:是最罕见的一种粟粒疹,如果患者患有反复发作的红色粟粒疹,那么出现深痱的概率会比较大[2]
    • 本病会遗传吗?会传染吗?本病不是遗传病,不会发生遗传。本病也不是传染病,所以也不会传染。

继续阅读:
症状